电磁场精细化控制组数分布,这么简单的问题也搞不定。”
宋宁闻言,扭头看向一旁衣柜大小计算机柜。
去年老李将方程拆解后,就开始一边进行验算,一边推进研究进度的过程。
整个冷核聚变反应堆被他分解成了计算机系统,磁场控制系统,能源供给系统,能源控制系统,和堆体制作五个方面。
能源供给系统简单,直接在淘宝下单,买两瓶超重水,算是打通了燃料的稳定供应链。
但是除了此之外,其他几个方面哪哪都是坑。
先是他儿子寄来的材料样品,氢压达不到要求,需要在反应堆外,额外加装一个磁能加压装置。
而磁场控制系统也因为采用的神经网络算法进行穷举计算,来实时干预原子轨迹,让他们对计算规模的要求不断提升。
老李方程拆解一直没有进展。
让混合泊松方程和n-s方程组编写成磁场控制程序,在一开始就卡的死死的。
搞来搞去,当初抵押房子的两百万花个干净,研究成果一点没有。
最后也不知道怎么了。
一觉醒来,老李一直在想方设法提升的计算机计算规模问题被搞定了。
当初花了几十万买的电脑,莫名其妙的加载上了一个基于linux的分布式并联管理系统。
解决了多芯片并联兼容问题,让他们卡在磁场计算量上的问题,变成了一种只要不断增加芯片显卡,就能不断提升计算规模的超级计算机。
并联的磁场控制系统也被编写了出来。
让他们原本影子都看不到冷核聚变反应堆项目进度条从零直接飙升到了90%。
但是现在又被卡住了。
材料性能不过关,氢压太低。
需要重新计算出一个低氢压环境下,磁场控制与加压的具体常数来覆盖材料缺陷。
按理说这个应该是整个冷核聚变项目中最简单的问题。
但不知道为什么,老李死活依旧算不出来。
宋宁看着有些亢奋的老李指着一旁的计算机柜小声道:
“假如,我是说假如。。。
这个计算机和程序你说是整个反应堆最难的工程化问题,结果咱们睡一觉就蹦了出来。
反而是你说整个反应堆的建设中,最简单的一个重新计算参数的问题将你卡了一个月。
你有没有感觉这里面有什么问题?”
“有什么问题?”
“你说这玩意会不会不是你搞出来的?”
老李翻着白眼,瞥了宋宁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