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就又牵扯到另一个问题了,那就是吏治的清明度,是否所有办事员都能按照要求,完全实诚地上报遇到的所有情况。如果云县是真的没这样的事还好,如果有,但却没有报上来,那衙门就要重新评估自己的掌控度了,新一波的思想学习也就势在必行,或者基层吏目要迎来一次肃□□气的大动作。
小吴一边飞快地记录,一边点头,刚才两个女孩在追逐中所体会到的短暂的快乐,已经悄然淡去,取而代之的是吏目的深沉。“其实这么说,还是有很多办法的,第一,还是要提高建筑队和修路队的准入门槛,不能让私人滥办,最低最低也要公私合股,这都是要命的东西,开放给私人的时机显然还没成熟。”
“第二便是要更改考核,要么就去掉对队长的扣分,要么就增加奖励,譬如说聘女工能得到一些加分什么的——当然,如果是采取奖赏的态度,那要加强监督,不然又很容易变成吃空饷挣加分了。”
以目前买活军的情况,肯定是倾向于万事都由衙门出钱官营的,一旦官营,衙门对于行业的控制力就强,有政策容易往下推行,如果后备人才充足,吏目也是战战兢兢不敢不卖死力。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因为买活军的行业标准和外头不同,不是自己培养的吏目,根本也不懂得事情该怎么做。那些外头的东家就算有钱也找不到人,修路、修房无不是如此,小吴想了下,又说,“我对老吏目的忠诚还是有信心的,老地盘应当是真的很少有这样的事,若有,便一人不报,别人也会报上来的,他们彼此散处地方,难以通信,也很难在这种事上串通什么。”
的确,抛开民间对谢六姐迷信版的虔敬感恩来说,这也是制度拿捏人性的地方,有点子囚徒困境的意思,因为不知道别地的同僚是谁,会不会把所有问题都如实上报,几乎所有吏目的最优解就是把自己遇到的所有问题都报上去,如此方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谢双瑶也点头说,“这就是规矩的好处了,所以任何时候都要去发现和打击潜规矩。潜规矩的危害比传染病还要更大,主要就在于吏目失控上。”
今天来榕城这里,还是她起事以来第一次进入福建道的省会,谢双瑶之前在海上主持着把泉州打下来,并入驻办公之后,就直接去鸡笼岛了,对于福建道上下的战事她倒是不太担心,拿下泉州之后,总结的经验已经挺够用了。
买活军能造很好的药包,就火器的造诣不知比各城的守军要高了几条街,就如同打下榕城的过程,守城方的优势完全被技术代差抵消,他们的攻防重点还在城门、墙头、护城河的时候,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