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因为孝顺多给他一分钱云云。
再有《牛郎织女传》,所用的也是晚近流传的牛郎为金童转世,受金牛星下凡托生的老牛指点,去偷了下凡洗浴的仙女衣饰,又前去解困,因此得到织女青眼的故事版本。买地的批驳则指出仙女下凡必洗浴,属于创作者低俗趣味的反应,且牛郎偷窥仙女洗澡,这是犯罪,偷衣服且属于偷窃罪,牛郎竟被改编成罪犯了!还拉出了原有的版本,证明这个版本的改编者着实心思猥琐,还介绍了牛郎、织女两星的天文学距离,以及两星出现在文学创作的开端为诗经,最初的版本又是如何等等。
这些点评,其中有一些不能说错,但很打消人的兴致——这谁不知道书里说的是假的,生活里根本没这些,只是故事而已,也要这么较真就没意思了。但也有很多部分令人兴致盎然,譬如说牛郎织女居然典出诗经小雅——这基本上就是厢军营中所有人第一次听到《诗经》里真正的诗句,也叫他们和这一直以来所说的‘诗书传家’中的《诗》,好像发生了一点关系,让他们心里颇有些触动呢!
又是不舒服,又觉得有意思,因此这书吧,读了不太得劲,不读又心痒痒。在这样复杂的感受中,他们断断续续地看完了不少《故事新评》,把《醒世姻缘传》和《拍案传奇》系列都读了,总结出几点:第一,买活军是不鼓励大家庭住在一起的,譬如《醒世姻缘传》里,几乎所有家庭矛盾都被批注了‘早分家哪有这么多屁事’;
第二,买活军也不鼓励家庭生活中一方对另一方无限服从,反而认为权责要相当,所有父母偏心而儿子、媳妇一味忍让,用真心换真心,最后阖家欢乐的故事,几乎所有批注都是一个态度,便是百般尖酸地从各种角度进行批驳,同时还要攻讦作者用家庭矛盾扭曲犯罪事实的做法,警告读者这是违法行为,要及时报告更士。
又一再提醒读者,在买地体罚孩子不能过度,父母也没权利卖掉孩子,唯一允许的买卖是把孩子舍给孤儿院,孤儿院会给父母一笔钱财,除此之外一切交易行为都是犯法的,一旦发现,便会重罚送到矿山去,夫妻互相包庇同罪。
“打也打不得,卖也卖不得,这书里又是鼓励分家,又是说什么权责相当,父母合该由最偏心,得了最多财产的孩子近身奉养,不论男女,其余孩子按所分家产的比例来分配奉养钱财……被薄待虐待的子女,莫说不认父母,便是向官府告发虐待,把父母送去挖矿都是应当的!这要是不告发,反而是纵容犯罪,自己都有过!这……自家人,搞成仇人了?一碗水哪有能端平的道理?手指头有些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