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最好方式,存在很优点,但是其缺点也很明显,以后世的眼光看,其局限性也太强,由此而错失的人才,绝对是不计其数。
“依臣妾之见,崔相能看开,不再强求儿子一定要考取进士,对这崔定山而言,还真是一件幸事,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蹉跎岁月,着实有些得不偿失。”
皇上深以为然的点头道,“是啊,朕也这么认为,早与崔相说过,他那儿子年龄不小了,也是时候该成家立业了,朕允他亲自给崔定山挑个合适的位置,却被一再拒绝。”
这绝对是能羡煞旁人的优待,满朝文武,估计只有这崔相能有机会获此殊荣,可是崔相却对此无动于衷,坚持要让他的儿子必须要谋个士出身,好为他一雪前耻。
“那崔定山若是在继续在科举上面虚耗时光,朕都在考虑,要不要在暗里帮他们父子一把了,朕实在不忍见他崔家后继无人。”
至于怎么个帮法,皇上没说,不过柳明月能心领神会。
“所以说,只要这种大招募操作得好,就能极大的弥补科举取仕的一些弊端,给无数人与朝廷另一个选择,不过一个还能说是偶然,两个都如此,这让臣妾不得不怀疑,是不是有人猜到了什么。”
为免他们的谋划会胎死腹中,提前遭到反对与打压,两人早已议定,在通过大招募入仕的这批人,还没有被历练出来,或是证明其能力之前,不会对外透露出任何口风。
可是常向和与崔定山的出现,实在是很难不让人多想。
若说崔定山这边,还能用其实在没有科举天赋,令崔相不得不借大招募的机会,顺势放弃科举来解释。
那么常向和这位在科举一途前途无量的少年举人,会选择参加大招募,实在是怎么想,都让人感到无法理解。
皇上不以为意的翻着手中的名单道,“无妨,就算他们在心里有所猜测,也无法肯定什么,何况他们选择让儿子参加大招募,又何尝不是在以此向咱们投诚,表示支持呢?所以我们只需按照原定计划行事即可。”
在最新一页名单上,再次看到一个熟悉的名字时,皇上瞬间露出惊讶之色,抬头问道。
“皇后,咱们杨家那位大外甥女的闺名,叫什么来着?”
【作者有话说】
非常感谢大家的订阅、收*藏、评论及营养液支持。
困得不行,先睡了,下章啥时候写好啥时候发,争取后天开始能恢复定时更新,希望晋江能争争气,别再搞出这种乱子了,我真是拜托了,至今登录后台更新时,还得多来几遍,因为它总提醒我不是作者,就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