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综合其他>开国皇后升职记> 开国皇后升职记第119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开国皇后升职记第119节(3 / 6)

更何况他大侄子不仅是海军实际掌控者,且有心在海军成就一番事业,他这个当伯父的,本就该多给些支持。

有大侄子在,他也不用担心海军势大后,会失控,皇上越想越觉得皇后的这个建议,实在很好,很有必要。

正所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帝后二人由高产粮种的事,联想到海外,谈到要如何大力发展海军规划,可谓是兴致勃勃,对的大安的未来充满信心与期待。

京中许多人家,则都面临着凄风苦雨,时隔一年,京中再次进入高度戒严的状态,被下狱抄家的人家与日俱增。

重阳宫宴上发生的一幕,百姓们不一定知道,朝堂上的官员们心里都有数,即便是当日没资格入宫赴宴者,也都有所耳闻。

原以为这次可能又像前几年,只是又抓几个被扔出来的人,草草结案,甚至都不会让普通百姓听说消息。

没想到这次竟然是大张旗鼓的公开相关案情,与一些调查进展,很明显,宫中是要像去岁的兵部大案与平国府谋逆案般,将这桩案子办成铁案。

不给外界留下任何可质疑的地方,而这同时也表明,宫中已掌握了足够充分的证据,绝对没有翻案可能。

在这种情况下,朝野上下的众官员,都表现得很乖觉,不敢跳出来说情,深恐自家也被牵扯上。

【作者有话说】

对不起,今天遇上些事耽误,心情很不好难以进入状态,才更得这么晚。

157

第157章

缘故

朝堂上的这一反应,让柳明月和皇上都很满意,随着皇庄那边也报上玉蜀黍的产量后,皇上更觉满意了,当即就在朝堂上公布了这一消息。

因种子的数量有限,再加为防种植不顺利,船队带回的种子并没有种完,司农司和皇庄分别种了两分地左右。

如今这两处收获的玉米,产量合下来都在一千二到一千五百斤之间,足以证明它们的高产,比大安百姓种了数千年的所有粮种的产量,都要高出数倍。

消息在朝堂上传开后,看着被当朝呈上来的那些黄灿灿的玉蜀黍粒,说是群臣都很振奋也不为过。

哪怕再怎么算,这高产粮种的出现,都与他们这些人没什么关系,他们分不到什么功劳,可是就是凭他们是朝中大臣,就足以感到与有荣焉。

而这高产粮种的出现,绝对值得史书上大书特书一番,皇上,嗯,还有皇后,当居首功,其次则是奉旨从海外带回高产粮种的商队与海军的人。

于是满朝的文武大臣,也都不吝溢美之词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