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母的照顾,这谨嫔跟她的儿子一样,根本没机会活到现在。
因为谨嫔不仅出身教坊,是皇上早年的上官随手转送给他的女子,还在跟了当时只是个校尉的皇上后,又跟别人有了首尾,皇上没能将人送出去,因为她恰好怀了身孕。
而她生下的这个孩子,分别与皇上的母亲和父亲有几分想像,皇上才将其认下,可是这样一对母子,根本没什么名声可言。
直到原主嫁给皇上,才让这对母子摆脱备受欺凌的处境,真正过上安稳日子。
谨嫔在后来的那些年里,倒是一直表现得十分安分守己,不过她毕竟是皇上的后宫中,资历最深的人,不动声色间也悄然积下了一些人脉。
进宫被封为嫔后,她更是向皇上求得一座小佛堂,说是守着佛堂为皇上和皇后、皇子公主们祈福,俨然一副真正清心寡欲,不欲再过问世事的态度。
事实上,她一直有让人在暗地里培养与拉拢人手,只为在二皇子有需要时,可以帮得上二皇子。
在她所拉拢的人中,就有一位早年曾得过她帮助的人,在御药房中任职,是他根据太医们时常取用的药材种类与分量,再结合皇上患病的消息,与他打听到的一些不起眼的消息,推断出来的。
看到案卷中的证词内容,柳明月忍不住气极而笑。
“看来臣妾这辈子,真是做尽养虎为患、好心没好报的事,这李氏真是好样的,拿臣妾特意多给她的银子拉拢人,然后让这些人来害臣妾。”
皇上叹了口气道,“说起来,都怪朕当年一时心软,认下他们,让他们活了下来。”
【作者有话说】
160
第160章
处置
柳明月倒没有这种想法。
“陛下倒也不必为此感到懊恼,不管是您认下他们,还是臣妾这些年关照他们,都是因为我们在当时愿意那么做,顺从本心罢了,如今发现他们不值,也没必要再为他们浪费心情。”
皇上点头道,“嗯,你说得对,在这方面,朕确实不如你想得通透。”
只有柳明月自己清楚,她之所以对想得通透,是因她本人对那些人并没付出太多心思与精力。
真正为那些人付出良多的人,是原主,所以她这可谓是站着说话不腰痛,或者说是慷他之人慨。
谨嫔倒是想要将罪责都揽在她自己身上,为儿子脱罪,可惜十二监的人根本没给她留下可以一死百了的机会。
经查实,德妃与谨嫔在私下有联络,是谨嫔将皇上的身体状况告诉了德妃,刘少保才会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