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书》
长安城西市旧书肆的第七架木格上,积着层薄灰。掌柜以鸡毛掸拂过时,一本蓝皮线装书突然倾倒,书页间簌簌落出半枚玉佩,青玉上刻着"永和九年"的阴文,裂痕处凝着粒琥珀,内里封着片褪色信笺,墨迹洇成"此去经年"的残句。
"这书是王右军后人流落的。"掌柜摩挲着书脊,"绍兴年间,有位书生抱着它来当铺,说要用整部《兰亭集序》换盘缠。"他忽然压低声音,"那日春雨绵绵,书页里的玉佩沾了水汽,竟发出金石相击的清响。"
我在苏州拙政园的漏窗前拾得半截银簪。簪头并蒂莲纹里凝着粒水晶,内里封着半片桃花笺,墨迹洇成"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残句。老园丁说这是李清照用过的饰物,"元符年间,有位夫人带着它来赏梅,走时遗落在三十六鸳鸯馆前"。他指向池中残荷,"那日风大,簪子坠地时惊起了一对鸳鸯。"
大英博物馆的东方厅里,躺着半块宋代螺钿镜。镜背"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悔"字处裂着道细缝,漆色里嵌着粒珍珠。收藏家摇头:"残了不值钱。"可每逢立春,晨露沿着镜缘渗下,竟在"扰"字末笔凝成水珠,像千年前的泪滴坠入人间。
姑苏寒山寺的钟楼里,悬着半截铜铃。老僧擦拭铃身时,忽见第七道裂痕里凝着粒青金石,内里封着半片梅花笺,墨迹洇成"人比黄花瘦"的残句。去年霜降,他在铃舌处拾得根白发,应是某位香客不慎掉落的。"那夜钟声特别响,"老僧指着窗外,"惊落了满树梅花。"
我在琉璃厂翻到半部《饮水词》,书页间夹着片干枯的杏花。第七折插图里,画师用朱砂点了朵坠地的花,旁边题着"等闲变却故人心"。店主说这是纳兰容若的手稿,"抄书人是个宫女,抄到这句时,突然指着窗外说'那朵云像极了他戴的貂帽'"。
外祖母的樟木箱底,压着叠泛黄的信札。最上面那张写着"剪不断,理还乱",墨迹在"乱"字的位置突然晕开,像是写信人被窗外的鹤唳惊落了笔。某日我整理时,一片杏花从纸间滑落,脉络与信中的平仄完美重合,倒像是岁月补全了那个未完的春日。
昨夜在扬州二十四桥,发现随身香囊裂了道缝。苏绣第七处断线恰好穿过并蒂莲纹样,像道凝固的闪电。我轻轻解开绳结,发现内衬里卡着根银发,应是去年在明月夜遇雨时,那位与我共伞的老者不慎掉进的。此刻香囊仍在飘香,发出细微的簌簌声,倒像是半生思念在轻声说:你看,所谓扰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