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给爷爷炮制了一些药酒,这估计是他开的唯一的后门了。”
“行,我会带回来的。”王冬川就这么提着葫芦就离开行政大楼去农鹿医社了。
农鹿医社位于甄诚私立国际医院的最后方,一栋四周被花园包围的大楼,至少过去是这样……
现在的它已经被红色的琉璃瓦城墙包围,花园变成了内院,整个大楼一改过去现代化的风格,现在是加上了琉璃瓦,红石柱,随处可见的青石台,犹如一栋古代的高楼,高处不胜寒。
在医院内部,所有现代化的医疗设备全部被拆走了,剩下的只有镂空的屏风,浓郁的中药香,甚至连电灯都被套上了红灯笼,走进门内的那一刻,都感觉是穿越了一般。
这里不论是医生,疑惑帮手的家眷,全部都穿着最古朴传统的唐朝服饰,走路行礼,用的也是那个朝代的方式,就像一栋活着的历史博物馆。这并不是农鹿家人矫情,也不是他们集体酷爱cos,仅仅是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的方式而已。
大楼的一楼是药房,红色的柜台摆出了十五米长,柜台后可以看见的是一座座像图书馆里书架一样的药材陈列柜,要找什么药材,还需要爬梯子才能拿到。许多顶着冲天炮发型的小孩端坐在长条座前,不是在念诵四书五经,而是使用着和脸一样大小的钵盂,或者石磨,将药材加工成可用的样子。
按理说这新装修的房子多少都会有一些味道,但在这里,你只能闻到最纯正的中药香。别看农鹿医社一天只看病50人,一层一层的沿着镂空的楼阁上去,每一层都有不少的农鹿家人在忙碌着。他们并非偷懒,只是看病属于副业,真实的还是一刻不停的在研究着中医,磨练着技法,传授给同门后辈这些知识。
现在已经是晚上9点了,他们也没有休息的迹象,想来农鹿家能有今天这番成就,也是孜孜不倦学习研究出来的。
农鹿申的书房位于这医社的顶楼,当王冬川敲门而入时,正看见他穿着白色的丝绸睡衣,靠坐在镂空纹理的窗台上,手里拿着古书,却是在眺望着远方灯红酒绿的尚海夜景。
“王冬川先生此时找我,一定是有要事相谈吧?”农鹿申微笑的回头说道,已经年近70旬的他,顶着一张20多岁青年的脸,着实看得让人羡慕妒忌恨。
“主管让我来取你为院长配置的药酒,院长就是一个酒虫。”王冬川平和地将葫芦放在了桌上。
“好,我来帮他取之。”农鹿申说着跳下了窗台,赤足行走在木头的地板上,拿过了葫芦打开了房间角落处的一个酒缸。
开缸的那一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