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于清身旁, 闻了闻:“清哥哥, 好香。”
于清捏起碗中温热的小包子塞进贺渊嘴里:“香就多吃点, 把那盘萝卜丝端过去, 咱们吃饭。”
一家四口围坐在陈旧的木桌旁, 一缕阳光照进屋内, 屋外不时传来鸟鸣声。桌上摆着四碗香甜的南瓜稀饭,搭配着小笼包、泡萝卜、咸鸭蛋,清脆爽口,十分下饭。
平日里贺家早饭并没这丰盛,也是因着贺渊第一日上学。
贺渊啃完包子,从水瓢里捞出一个咸鸭蛋在桌上轻轻一磕, 蛋壳破裂, 他剥掉一半蛋壳,露出光滑蛋白,用筷子将蛋白与蛋黄挖到于清碗里。
“夫郎,多吃你还是瘦了点。”
贺母喝了口米汤,反驳道:“瞧你说的,清哥儿从小就光吃不长肉,吃再多瞧着也是苗条,好儿子你多吃点肉, 吃完咱早点去镇上, 别耽搁了。”
贺渊将最后一个包子吞咽下肚后,才回屋将书本笔墨依次装进布袋, 这是小夫郎做的布包,款式简单,比箱箧方便多了。
收拾妥当,贺父驾着牛车,载着一家人缓缓驶上土路,夏日过去,秋收结束,农家人有了空闲去镇上,搭车的人增多。
村口老树下,悠闲的农家人端着碗聊得热火朝天。贺山一大早就在村口卖鱼,他家地少粮少,不需铜钱也能以物换物,秋收过后,家家粮食多,所以贺山鱼摊生意还不错,换了不少粮食。
虽大家伙觉得读书靠脑子,渊小子以前脑子不灵,年纪也不小了如今开蒙能读出什么名堂?
但也并不妨碍他们与贺渊聊天,毕竟渊小子和善有礼,比村里高傲的读书人亲切多了。
赵大牛带着一伙兄弟爬上牛车,乐呵呵地说:“哎呦,渊兄弟这身打扮,真像个俊朗书生。”
牛车上人多,贺渊往于清身边挪了挪,腾出位置:“大牛哥,你们去镇上干活?”
赵大牛一屁股坐到板车上:“渊小子,这几日你没出门,不知道吧?离松安镇二里地的长平山下,要建军营,虽说现在太平,可也有山贼,有军营在,他们就不敢来捣乱了。”
身旁的汉子附和道:“是呀,咱们松安镇是大镇,有书院,有码头,现在又要建军营,让自家婆娘没事去军营外摆一处小食摊,海能赚些铜板哩。”
“嘿,可不是嘛,建军营要人干活,咱们庄稼汉还能赚钱。”
赵大牛点头:“是这个理,渊小子,你堂哥说卖几日鱼换些粮食,到时跟我们一起去军营干活。”
贺渊闻言连忙回道:“大牛哥,我堂哥老实,你有活记得叫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