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与世无争,但还是会因为一些私人上的关系和利益,去举荐很多你认为更亲近的人。
这不是篡权自专是什么?
张峦却一脸无奈地摇头:“臣实在不知该举荐谁。”
这个回答,连朱祐樘都很惊讶,当即问道:“真的一个人选都没有吗?”
张峦解释道:“以臣所见,其实谁都行,谁也都不行。这次的事,看起来任务并不重,只是押送粮草去西北,但实际上却要承担抵御外夷的重任,看似只是防御边陲,但若是有鞑靼来袭,除了要与之交战,很可能还要带兵发起反击,深入草原不毛之地。如此重担,落到谁身上,或都难以胜任。”
“嗯。”
朱祐樘释然点头,显然是认为张峦言之有理。
谁说这只是一次简单的军事任务来着?
不好意思,至少在我这个皇帝看来,这次战事乃是我登基后的军事首秀,绝对不能马虎。
怀恩心中暗骂张峦滑不留手,居然没有留下任何把柄,当即发出质问:“张国丈,说好了您回去后便斟酌人选,这怎么都过去一晚了,连个合适的人选都没有呢?
“先皇文治武功不输太祖成祖,对外作战几乎无往不利,朝中猛将如云,你至少举荐一二人出来,如此放到朝会上议论时,也好做个开篇。”
张峦反问道:“怀公公,你说我明明没有属意的人选,还非要跟陛下举荐,这不是不负责任,更有欺君之嫌吗?”
怀恩听了就来气。
我铺垫那么多,都已经做好准备,让朝中清流文官以你任人唯亲来发起攻击,结果你一个人都不推荐?
朱祐樘问道:“岳父,先前皇祖母叫你过去,就没提及这件事?”
“提了。”
张峦很实在地承认,“太皇太后说,真要派人往西北治军,一定得选一位德高望重且一定能取胜的勋臣。臣说是啊,这要是稍有疏忽,就等于说是开局不利,马上就是弘治年,咱可要开个好头啊!”
怀恩苦笑道:“国丈爷如此说……还真是直白。”
张峦道:“我学问不高,太皇太后垂询,自然是要如实相告。”
朱祐樘道:“皇祖母就没让你举荐一下周家人?”
“有啊。”
张峦道,“只是太皇太后希望周家子侄能在都督府内有所建树,可没说要统兵去西北前线打仗……身为大明勋臣,与国同休,做事最好还是得量力而为,不然害人害己。怀公公你说呢?”
“呵呵。”
怀恩苦笑不已。
怀恩自己也在疑惑,清宁宫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