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倒不利于各方积极配合,阻挡鞑靼兵马进犯。”
朱祐樘火冒三丈,问道:“你的意思是说,我派李孜省和朱永带兵去西北,错了吗?”
覃吉见皇帝生气,心里也在想,这不是胡搅蛮缠是什么?
这些文官是诚心为难陛下啊。
心里琢磨着事情,覃吉不知不觉已进入内殿,一抬头,就见到一双眼睛正炯炯有神地打量他。
把覃吉吓了一大跳。
不是张延龄,又是谁?
覃吉有些犯迷糊。
张延龄出宫后,几时折返回来的?
对此他完全不知情,皇帝也没安排人去迎接,现在这位小国舅突然出现在此,且在暗中听取前面探讨军机大事,可见问题很不简单!
现在皇帝安排他进入内殿,不明显是让他问询张延龄对策么?
这参与度……
啧啧,决策权似乎比内阁首辅都要大。
虽然只是针对眼前这一件事,但覃吉也看出来了,皇帝对张家父子非常倚重。
覃吉轻声问道:“二公子,您这是……?”
张延龄声若蚊蚋:“家父在府上养病,无法外出,我就代表家父来瞅瞅,顺带帮陛下解决一些麻烦。”
“那您这是……?”
覃吉说话通常只是开个头,后续不言自明。
张延龄笑着递过一张纸条,覃吉瞥了一眼,具体是何用意已经很明显了。
这是让他把字条转交给皇帝,让皇帝按照字条上面的内容来继续议题便可。
覃吉拿到字条后,正要折身回前殿,张延龄却拉住他,然后将一旁放着盏茶杯的木制茶托递到他手上。
覃吉先是怔了一下,随即明白过来。
怀恩等人看到他进内殿来,如果空着手回去,手里还拿着张字条,那外面的人都会察觉到这边情况有异。
最好的办法就是以这杯尚散发出袅娜热气的茶盏作为掩饰。
那别人只会觉得,皇帝刚才安排覃吉进来,只是为了取茶。
当然这也意味着,之后怀恩等人问询他进来做过什么时,他就得想方设法遮掩,不告知有关张延龄在此的事。
覃吉想到这儿,突然觉得,这一切是皇帝早就安排好的,大大超出了他的认知和能力。
以他的性格,自然不敢张扬,只会把事憋在心底,但似乎很难长久隐瞒下去。
……
……
等覃吉再出来时,外面的讨论显得越发激烈了。
主要是探讨李孜省和朱永率部加入偏关防务后,对整体局势是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