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自己会有个外甥出生,当舅舅的不用太过着急,只等安心等待接收胜利果实?
第二天上午,临近午时。
这边张家金氏和汤氏,还有小女儿张怡都已经准备停当,甚至连张鹤龄的担架和拐杖都找好了,却迟迟等不到张峦。
“我就说爹最近很忙。”
张鹤龄坐在椅子上,就像个神棍一般说道,“以前都说儿子学爹,我看具体到爹身上,他却是在学他儿子……我不是说我,是指老二!但凡以前老二经历的事情,现在也有模学样地出现在了爹身上。”
金氏不耐烦地道:“说人话!”
张鹤龄道:“老二以前就很忙,爹很闲。现在他俩都很忙了!”
“哼!”
金氏口中抱怨,“你爹成天也不知道在外面忙些什么,以前觉得还挺顾家,但现在嘛……就差把外面狐狸精带到家里来了。”
张怡道:“母亲,您在说什么?”
在家里,金氏是嫡母,汤氏虽是生母张怡却只能叫她姨娘。
张怡平时可不敢跟两个兄长插科打诨,显得怯生生的,不过她现在也已经十岁了,这对女孩来说,正是青春期的开始,从身高到模样,逐渐往一个个亭亭玉立的少女方向发展。
金氏道:“长大了别学你俩兄长。”
张鹤龄撇撇嘴道:“小妹是女孩子,学我们,学得来吗?以我们的家世,将来她注定会嫁个好人家,享福去!”
“闭嘴!”
金氏怒道,“听你说话就烦得慌,还不如你妹妹懂事呢。”
“哼!”
张鹤龄把头一别,不再插嘴。
又过了约莫盏茶工夫,厨房那边都派人来问要不要先准备午饭,外头才有人前来报告,说张峦的马车已经停在门口了。
“老爷催着出去。”
常顺进房来急声道,“还说别耽误宫里的赐宴。”
金氏道:“他自己不积极,这会儿倒怪起我们来了?”
因为出发时不顺,导致登上马车去宫门的路上,一家人没个说话的。
反倒张鹤龄那边心最大,不时掀开马车的帘子往外看。
等到了东华门,张鹤龄刚下马车就被人用软轿抬着往前走。
张峦皱眉道:“不能下来自己走吗?”
张鹤龄道:“我也想啊,就是娘嫌慢,说这样走得更快些。”
“都多久了腿还没好齐全?既然这么严重,医来干嘛,下次直接打死算了!”张峦扁扁嘴道。
“娘,我说什么来着?爹眼里只有老二,没有我!你听到他说什么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