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夕阳,配文‘提前感受氛围’,粉丝都在喊他‘中国通’。”
落地北京那天,冷空气裹着银杏叶扑在脸上,带着点清冽的草木香。林汐走出机场,粉丝举着的应援牌在风里摇晃,塑料板碰撞的声音混着喊声,最显眼的一块写着“从首尔到北京,我们跟着舞台走”,字是烫金的,在阳光下闪得晃眼。车窗外,“林汐北京场倒计时”的巨幅海报掠过,印着她甩水袖的侧影,她忽然发现,海报上的水袖弧度,和自己这一个月练的角度,分毫不差。
排练场馆第一次亮起追光灯时,光柱在地板上投出圆斑,林汐的红色水袖刚划过光束,就听见台下传来熟悉的喊声——是提前来探班的张艺兴,举着手机录像,屏幕亮得像块小太阳。
张艺兴“伯贤昨天还问我,北京场的应援口号是不是要带儿化音,说这样更接地气。”
而此时的首尔,权志龙工作室发了条模糊的机票截图,纸质边缘有些卷曲,目的地被打了码,配文“古筝需要现场调音”。
评论“这是要飞北京吧!古筝明明上个月才调过!”
评论“从十月等到十二月,终于要追去下一个舞台了,这毅力谁看了不说句绝”。
距离北京场还有三天时,林汐站在舞台中央,看着红色水袖在灯光下泛出光泽,暗纹里的云纹随着动作流转,忽然懂了这场跨越两个月的准备——不是急着奔赴,是把首尔场的遗憾磨成北京场的圆满,把散落的牵挂,在转场的时光里,慢慢酿成更醇厚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