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棉花的产量还行。”吕德海说道,“一亩地收的最多的能收一百多公斤,一公斤子棉两块钱。虽然种子、化肥等成本比麦子高,但收成也高,所以还不错。”
“那拾棉花比较累吧。”李龙问道。
“当然累了,”吕德海报怨着,“拾棉花是最累的,一直要弯着腰,那腰不好的人蹲着,一天根本拾不了多少。就是拾棉花太累了,所以这个种不了太多,不然棉花根本没办法全收回来。”
李龙当然知道这个,再过不到五年,四队就开始和棉花打交道了,等到下个世纪初,四队的地几乎有一半都种了棉花,而再过十年,滴灌进入四队后,那时候四队近万亩地,全都种上了棉花。
持续这么久种棉花,李龙自然清楚拾棉花有多累。
吕德海只说了其中的一点,拾棉花的时候早上有露水,棉花叶子是潮的还好些。等到中午,那太阳正毒的时候,又热又闷,棉花地里通常没风,人晒得受不了。
而中午的时候棉花壳子尖尖的扎得手指疼,棉花叶子干了,很容易就碎到棉花里,还得捡出来。
当然等以后就知道,其实棉花叶子不捡也行,因为把籽棉处理成皮棉的时候,会把这些碎叶子打成粉吹掉,反倒是头发比较致命,如果混入头发了,会影响棉花的定级定价。
李龙知道后世种棉花的发展变化,但这个时候还真不清楚。他问的挺细的,吕德海挺感激李龙的,回答的也挺仔细的。
眼下每家种棉花基本上都是十亩二十亩那种,不多不少,一家人努力一下能干过来。
李龙估计如果把棉花引到四队那边去,情况应该也差不多。毕竟眼下种棉花除了播种,其他的几乎全靠人力。没那么多人,种多了活根本干不过来。
就打药一项,背着喷雾器,二十亩地要打一上午。真要种多了,光打药人都受不了。
当然,真当棉花种多了的时候,李龙就该搞拖拉机带动的打药机了。
李龙问起了打药的情况,果然吕德海说这个棉花很招虫子,棉铃虫、红蜘蛛、蚜虫都比较麻烦。一旦起了虫子,如果不及时止住,一块地很快就会传染完,那时候不说绝收吧,至少是欠收的。
“我们这边还有麻烦就是有冰雹。”吕德海说道,“棉花最怕这个,真要碰到了,一下子把棉花打成光杆子,真就绝收了。”
李龙心说还好四队那边几乎没碰以过冰雹,不存在这样的情况。
说话的时候,饭已经做好了。来客人了,蒸的米饭,炒的鸡,还有一个韭菜鸡蛋。
虽然就两个菜,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