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这项技术交给你们了。咱们合作有基础,不用搞那么多扯皮的事情。”
不能怪李龙谨慎,他对这个药罐技术真的是非常重视,想着以后至少在二三十年里,都能凭着这个技术吃到利润。
如果不搞好这个合同,如果杜厂长干两年离开了,那他宁愿不签这个合同。
现在有了杜厂长的承诺,那他自然就放心了。
如果杜厂长能干到改制,那就更好了。
杜厂长让助理去拿合同。李龙翻看了一下合同,内容和清雪机的合同大同小异,几乎算是就改了名字。
“李龙同志,合同放这里了,我得看看你的设计,设计得好,那这合同现在咱们就签。我知道你的能力,但作为一个厂长,我得为厂子负责。”
杜厂长认真的解释,李龙自然听得进去。
所以他拿出自己带过来的简易图纸,一边指点着一边就给杜厂长解说起来。
有些相对关键,却在这里看似无关紧要的地方李龙并没有说清楚。他重点介绍了药罐的工作原理。
这里本身就是农机厂,杜厂长作为负责人,自然是需要经常和农业打交道的。所以有些道理李龙一讲他就明白了。
属于一点就透的。
奎屯这边有兵团农七师,七师这边棉花的种植面积也不小,因此杜厂长也是知道棉虫害严重时候的损失程度。
“不错不错!”杜厂长听着李龙的解说连连赞叹,“其实就是个大号的喷雾器,但是控制着比较简单方便。
唉,也难怪你有时候说,设计发明其实有些时候就是一张纸,一点就透,但不点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想不到。”
“但是这个专业性比较强。”李龙说出目前药罐的不足,“这个目前只针对棉花。但棉花的种植面积在整个北疆都不算多,所以短时间里,这个药罐产出的效益不会太高。”
“但你赌这个棉花产业会扩大,会变成支柱性产业?”杜厂长想起来了李龙的话。
“是的,以后可能棉花的种植面积会扩大的比粮食作物还要多。”李龙的话让杜厂长觉得很夸张。
“不用比粮食多,只要能达到粮食面积的二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这药罐的销量就不会差。”杜厂长其实也挺乐观的,他作为一个本市目前举足轻重的厂长,能接触到的信息比李龙要多。
所以对这个药罐的前景,他同样有信心。
合同上签字、盖章之后,等杜厂长把技术人员召集过来,李龙又讲了一些细节。
比如药罐两个轮子之间的距离,比如折叠和伸展开的软管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