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那位年轻人的谋划。
在得知李翊一年里,为刘备从招募人才、献策屯田、乃至收服琅琊等一系列的事迹后。
袁谭摇了摇头,直呼学不会,实在是学不会。
“谭肉眼凡胎,不识英雄。”
“正如井底之蛙,坐井观天,以为天地之广,不过如此而已。”
“始至今日,方知明公之威,先生之谋。”
“早知如此,不若当初不战之为欤,卷旗而降。”
袁谭羞惭满面,不断摇头叹息。
为防止袁谭继续自辱,刘备举起酒盏,拍了拍他的肩膀:
“往事如风,尽去不提。”
“自今日始,你青州与我徐州重归于好,不知可否?”
袁谭听刘备这意思,是要放自己回去啊。
忙点头如捣:
“当然!之前是一时迷了心窍,若玄德公果真能放我回青州。”
“我定当偃旗息鼓,再不在徐州起争端了!”
刘备听了这话很满意,这是他与李翊都希望听到的回答。
袁谭为防止刘备不信,当即俯身拜道:
“明公高义!”
“今若果真放我回去,谭来日必备好粮秣,金银绸缎,以报答明公今日之恩。”
刘备大喜过望,扶起袁谭重新坐下,与之共饮。
“你我之间,不必如此。”
“备只望日后两家和睦,再不加兵祸于百姓,足矣。”
袁谭赞叹道:
“玄德公英才盖世,宽仁有度,恩义著于四海。”
“自今日始,谭再不敢来犯徐州矣。”
善!
刘备停下酒盏,从身后取出一封文书,递给袁谭。
这是……?
袁谭有些茫然,展开一看,里面竟是刘备以徐州牧的身份,要表奏自己为茂才。
“玄德公,这!”
袁谭大吃一惊,自己兵败被擒,不仅能够被放回去,还能白捡一个茂才?
“要谢便谢李先生吧。”
“是先生力将今年的茂才名额,荐给了显思。”
袁谭本就敬慕名士,听说是李翊把茂才名额让给他的,顿时感动不已。
“古人云:君子当如兰芷般高洁不屈。”
“袁某阅人无数,未见有如先生者。”
“当真君子如玉,气若文轩。”
“龙章凤姿,日月之表。”
“谭对先生的仰慕,正如涛涛江水,连绵不绝。”
“……”
袁谭一时间把自己这辈子能想到的溢美之词全都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