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
刘表在荆州算是尽心竭力,而他的对外政策也只有两个。
一,谁敢打荆州,就干谁。
二,荆州以外的事,我多头下注,坐收渔利。
群雄讨董时,他一边响应号召,一边却在襄阳搞团建,就是不进军。
董卓死后,他又连忙给李傕、郭汜派使节,还混了个镇南将军、荆州牧的升职。
袁曹对峙时,他这边儿给曹操控制的朝廷送贡品。
另一边儿又偷偷跟袁绍结盟。
这便是刘表的中庸之道。
他所谋划的一切,都是从荆州的安全角度考虑的。
刘表同意卖战船给徐州,其实便是他腹黑的小心思。
用我们的钱,买徐州人的血。
何乐而不为?
“原来主公是这个心思。”
“不过袁术势大,纵然刘备目前处于上风,恐也未必便能短时内击败袁术。”
刘表颔首,牵唇道,“这不正是我荆州之福吗?”
“若是袁公路与刘徐州战的不可开交,我荆州便能高枕无忧。”
蒯越又道:
“若是袁刘两家分出胜负,莫非主公想?”
“……不错,异度真知我心也。”
蒯越话虽未说完,刘表却已经能够猜到他想要说什么了。
“袁术若是败了,庐江、豫章之地,可以进取。”
“我虽不欲出兵,然可争取表奏之权。”
“派我荆州人士,前往庐江、豫章赴任,遥控扬州西壤。”
“如此一来,荆州东得一翼矣!”
刘表老谋深算,在刘备与袁术争斗之中,果断站队刘备。
为得便是坐收渔翁之利,然后好瓜分淮南领土。
毕竟刘备胃口再大,也不可能一口吃下整个淮南。
而刘表便能够乘势夺取扬州极为重要的庐江。
庐江紧贴着荆州的江夏郡。
但是两者之间却隔着大别山,陆地交通不便,不利于大军进兵。
因此两地交往,通常都是走长江水路。
但对刘表而言,若是他能够把庐江掌控在自己手里。
那么长江中游通往下游的水路便彻底落在了荆州手中。
这将会极大加强荆州对徐、扬、豫三州的影响力。
不说刘表将来进取天下,但足以保全荆州以及荆州子民的安危了。
蒯越却对此事不甚看好,皱眉道:
“袁刘两家争斗,并非我荆州一家得利。”
刘表一凛,“异度是在说刘正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