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孔融眼里,若真使河南、河北爆发战争,那一定是空前巨大的灾难。
这不符合养民之道,大损民力。
在孔融看来,
只要专心修养德政,河南便能够不费一兵一卒,使河北归附。
但此话,不论是曹营之人还是刘营之人都无法接受。
因为战争不是儿戏,为了备战河北战事,曹操、刘备这几年动员了全部的资源兵员。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哪能说叫停就叫停?
这边曹营文臣领袖的荀彧情绪尤为激动,立马反驳道:
“袁绍并无可用之人,何必议和?”
孔融回答道:
“袁绍部下如许攸、郭图、审配、逢纪皆智谋之士。”
“田丰、沮授皆忠臣也。”
“颜良、文丑勇冠三军。”
“其余高览、张郃、淳于琼等俱世之名将。”
“荀先生何以言袁绍无可用之人?”
荀彧牵唇笑道:
“公所言之人,吾俱识之。”
“绍兵虽多,而法不整。”
”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治。”
“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自用。”
“此数人者,势不相容,必生内变。”
“若许攸家犯其法,必不能纵也,不纵,许攸必为之变。”
“至于颜良、文丑,一夫之勇耳,可一战而擒也。”
“其余碌碌等辈,纵有百万,何足道哉!”
荀彧是在袁绍阵营待过的,所以他对袁绍阵营的每一个人物都十分了解。
田丰爱犯上,许攸性贪财,审配专横没脑子,逄纪执行力强却只听自己的。
犯上、专横、贪财、不听话,
这四个臭毛病,偏偏生在袁绍阵营最位高权重的四个人身上。
历史上的荀彧除了精准预判袁绍阵营人物的缺点外,
甚至还预料到了许攸可能会因为贪财,而被与他党争的人借题发作。
到时候许攸必然会叛变。
光这件事,荀彧就已经配得上王佐之才四字了。
“不错,吾与袁绍自幼相识,深知他为人。”
曹操这个袁绍发小对袁绍最有发言权,“绍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
“志大而智小,色厉而胆薄,忌克而少威。”
“兵多而分画不明,将骄而政令不一。”
“土地虽广,粮食虽丰,适足以为吾奉也。”
郭嘉也在侧说道:
“袁本初虽有恩于民夷,然徒欲效周公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