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忽然急匆匆跑进来一个少年人。
这少年人也不经通禀,便擅自闯入了进来。
李翊微微不悦,忙以手指道:
“……曹将军,此何人也?”
那少年人被点到名,方觉失礼,连忙向李翊拱手赔了个不是。
曹操连忙解释道:
“此乃吾之次子曹丕,字子恒。”
“自吾长子死后,吾便多带子桓在吾身边,从军历练。”
曹昂作为嫡长子,本是曹家毫无争议的第一顺位继承人。
但自老曹宛城挥鞭以来,曹昂战死,曹操悲伤之余也开始考虑培养下一个继承人了。
曹丕作为次子,按顺序来本就该优先考虑他。
其出生之时,有云气一片,其色青紫。
圆如车盖,覆于其室,终日不散。
有能望气者,密谓曹操说:
“此天子气也,令嗣贵不可言!”
曹操暗暗奇之,故除曹昂之外,平日带在身边最多的子嗣便是曹丕了。
顺带一提,
宛城之战,张绣差一点儿就打出了四杀的战绩。
没错,历史上曹丕也被曹操带去了宛城。
彼时曹丕年仅十岁,不过他趁着混乱,乘马逃脱了。
算是捡回了一条命。
这也是为什么曹丕特别讨厌张绣的原因。
美其名曰是你杀了我大哥,但其实你差点儿把我也给杀了。
曹丕十岁就随父从军,也间接展现了曹操对他寄予的厚望。
按曹操原来的设想,是想把曹丕培养成一个将才,好将来辅佐他大哥曹昂。
可终究是事与愿违。
曹昂身死,曹丕就成了长子。
“听闻郯侯去岁亦得一子,君与操若除去一身衣甲,也算同为父亲之人。”
曹操许是浪漫主义兴致又发,对李翊自豪地说道:
“吾之子桓,八岁能文,有逸才,博古通今。”
“至十岁时便能骑射,善击剑。”
“颍川有善相面者,吾使之为子桓相面。”
“其人对曰,‘此子贵乃不可言’也。”
“……哈哈哈。”
李翊闻此,轻声笑道:
“原来这位便是曹子桓。”
李翊算是年轻一辈中最为杰出的人物了,也是许多二代人眼中的争相效仿的榜样。
尤其曹家时常与徐州打交道,曹丕在许县时也经常听说李翊的事迹。
见他似乎认得自己,不免面露喜色,忙道:
“郯侯亦识曹丕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