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欲问具体细节。
时孙乾在侧,出声言道:
“水镜先生如此盛赞这卧龙,不知比我徐州李郯侯如何?”
……呵呵。
司马徽抚须一笑: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两者同为当世奇才,如何能横向比较?”
简雍忍不住出声讥讽道:
“水镜先生此言答得圆滑。”
“我家先生自辅佐主公以来,无所不向,无所不克。”
“倒是那卧龙,我等确实听闻琅琊诸葛氏之名。”
“只是倒未曾听说有诸葛亮这么一号人物。”
刘备向来敬重名士,尤其当听到水镜先生这般称赞诸葛亮时,内心对他已是十分向往欢喜。
见简雍语带轻薄,忙出声劝阻:
“宪和,适才你没听水镜先生说么?”
“这位卧龙先生,一直隐于隆中,不曾出仕。”
“其名声自然不为我等所听闻。”
“若非水镜先生,备怕是终身不得结识这位当世奇才。”
刘备一番话同时安抚了两边人的情绪。
刘备又对孙乾说道:
“子玉先生见我之前,不也是隐于山中的高人乎?”
“公祐不可因其未展其名,而轻视天下英雄。”
孙乾、简雍对视一眼,旋即齐齐拱手谢罪。
“主公教训的是,吾等知错矣。”
哈哈哈……
司马徽看在眼里,连连抚掌大笑。
“刘将军倒也不必怪罪这两位先生。”
“老夫虽未曾见过李郯侯,但其事迹实在脍炙人口。”
“适才刘将军既然让老夫点评一下李郯侯。”
“那老夫就斗胆为其冠一名。”
司马徽的品评人物,丝毫不逊色于南阳许劭。
听到他要为李翊冠名了,不论是徐州本土官员,亦或外地来宾,都下意识地伸长脖子,侧耳倾听。
“凤雏”,徐州官员那是实打实的见过了。
其虽然年幼,但确实少年英才。
在徐州做功曹时,即便是李郯侯也时常问计于他。
这样的人物,也仅仅是被司马徽冠以南州名士之首的称号。
也不知水镜先生会给李翊冠个什么名号?
众人翘首以盼,静静地等待司马徽开口。
司马徽沉吟半晌,在众人的注目之下,缓缓启唇:
“李子玉,青云之士也。”
“自出山入仕以来,辅佐刘将军统领全局、运筹帷幄,决胜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