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综合其他>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第302章 《一剪梅墨染更筹夜未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2章 《一剪梅墨染更筹夜未央》(2 / 9)

尉既立,当备属官。”

“考《汉旧仪》,廷尉下设左监、右监,协理刑狱。”

“今国法初行,宜复旧制。”

“臣察,甄尧明习律令,可任左监。”

“徐庶通达权变,堪为右监。”

“且法司设于河北,若尽用外官,恐不悉风土民情。”

“伏惟大王圣裁。”

等于在表奏陈群为廷尉之后,李翊又为河北人谋求了左监、右监这两个副职。

这两个职位相当于副院长。

并且,这里李翊还钻了一个空子。

那就是东汉时期,是取消了右监的。

李翊故意在表文中提到“考《汉旧仪》”,意思就是恢复右监。

同时并立左监、右鉴二职,只不过这两个人李翊都推荐了自己相府上的人当罢了。

两监并立,其实起到了削弱廷尉权力的作用。

显然,

对于李翊这样的人来说,他并不希望河北出现一个自己完全收拾不了的人。

这下,明眼人都能够看出来,李翊表面让出院长职位。

但还是希望能够插手国家的司法系统的。

李翊与他的河北,并不希望被排除在司法体系之外。

此举自然而然的,招来了国内不少官员的骂声。

坊间酒肆里,常见有三五官员聚首私语。

““那李翊手伸得忒长!”

“修律是他,执法也要安插亲信……”

“这般专权,怕不是要学王莽故事?

风声传入刘备耳中,这日早朝,忽见齐王拍案而起,声如雷霆:

“孤闻《管子》有云:‘贤者不独治一事’。”

“今李卿既总修《齐律》,岂能够置身于司法之外?”

“尔等背后非议,莫非疑孤识人不明乎?”

殿中霎时寂然。

但见刘备袖中落出一卷竹简——竟是月前群臣私议的密奏抄本!

众官汗流浃背,伏地不敢仰视。

刘备心中暗自感慨,他现在有些理解李翊,为何他要加强对手下人的管控了。

本来刘备是不喜欢随便打听手下人的隐私的,但李翊力劝刘备可以设一个暗探组织,用来监视群臣。

这其实就是锦衣卫的雏形,最开始搞得就是李翊。

李翊私下里曾对刘备说,这会省去很多麻烦事儿。

刘备初时不以为意,现在总算明白了这其中的好处了。

把密奏一拿出来,等于直接抓住了官员们的小辫子。

刘备都不需要施加多少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