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够好的唱段,让他们喜欢上一种陌生却刻在骨子里的东西。
“四平调?”
老者看着姜然,笑着说道。
约定俗成的四平调,四平八稳,唱腔和唱段都是方方正正,用来表达一些情感,在适合不过了。
姜然点了点头,依旧是那段唱不腻的贵妃醉酒,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一个贵妃,如同嫦娥广寒宫一般,凄清孤冷,一声摆驾,却是让得众人的情绪瞬间的提升了起来,声音嘹亮,如同琼脂,滑而不腻,顺而不哑。
胡琴很慢,姜然的声音自然也跟着慢起来,李祖光这种琴师,是可遇不可求的,能够让姜然寻找到一种自己的感觉,一种可以随意的放开了唱的感觉,老者将所有的戏,吃了一辈子,都吃透了,无论是转音和拖腔的变化,还是一些细节,都是拿捏的恰到好处。
两个人加在一起,绝对是一加一大于二的感觉。
姜然正在尝试着多变的风格,变得很慢很慢,细细的体味着其中的韵味,到了最后,却是加快了一些,代表着杨贵妃求而不得,等而不至的心情,一种黯然,一种气急败坏,再加上有些醉意,心中凄苦,算是感慨良多,但是毕竟是优雅了一辈子的贵妃,唱腔依旧是雍容华贵。
“可以了。”老者笑了笑,说道,“个人风格还可以再调整调整,但是可以不用其他人的戏,这样限制就不会这么大了。”
老者所说的,姜然自然是点了点头,风格这个东西,是可遇不可求的,自己的戏么,就真的让人头大了。
不过有一说一,确实是自己的戏能够增添自己的个人风格。
老先生们都是有着自己的戏,方才将风格体现的淋漓尽致,也是成就大宗师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梅祖最适合饰演一些雍容华贵的女子,杨贵妃,洛神,穆桂英这种典雅的能够将一个古代女子的美,展现的清清楚楚,似乎永远是戴着凤冠,一身金色的戏服,从头到脚,都是一种古代端庄大气的女子之美,唱腔珠圆细润,没有风格,却是成了最为普遍的风格。
程祖适合饰演一些小人物,从一些底层女子出发,描摹的是民间疾苦,讲述的是人生道理,能够在看过了之后反思一些什么,能够自成一家,也并非是没有道理。
荀祖就是一些小丫头了,却是将小丫鬟演活了,俏皮,加上大胆奔放的追求,这都是荀派戏的韵味,尚派则是一些英姿飒爽的女子,如同梁红玉一般,如果按照诗坛来评比的话,那么尚派就是边塞诗人,有参军,有和亲,也有征战。
四大名旦的唱腔各有差异,所描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