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出头、竖子横行无忌,至今年,有数名落榜学子愤其恶行,相约撞死在谢府门前,几人当场脑浆迸裂,状极惨烈,这才惊动了朝廷。
经三堂会审,证据确凿,谢鹤林罪在不赦,太子及太后合议后,定其满门抄斩之罚,武隆帝亦肯首了,未曾想毫不相干的燕王世子会出来替他求情。
武隆帝微微沉下了脸:“科举乃朝廷用人之本,谢鹤林之举无异动摇国本,使天下士子人心背离,不再为朝廷所用,罪同窃国者,此蠹贼,不能轻饶,你年纪尚小,朕恕你无知之过,此事不可再提。”
武隆帝虽病衰,威严犹在,天子一怒,左右皆惊,战战俯首。
但李玄寂却不怕死,他跪在武隆帝面前,用清晰的声音继续道:“既如此,罪在谢鹤林一人,臣请陛下免其满门抄斩之责,饶恕谢氏一干家眷性命。”
武隆帝的眼睛危险地眯了起来:“燕王与谢鹤林交情深厚吗?为何你非要替他求情?”
“家父与谢鹤林泛泛之交而已,未见得如何深厚。”李玄寂面无表情,“是臣自己,之前与谢鹤林玩射覆游戏,输了,本来依约定要娶他的孙女儿,那姑娘今天才出生,臣固然不能履约,也不能弃而不顾,故而斗胆恳请陛下赦了她的父母,使她有所依靠、能平安长大,如此,也算了结臣的这一桩债务。”
武隆帝怒极反笑:“你这个黄口小儿,和谢鹤林玩什么射覆,自取其辱。”
连张辅听了,也不禁叹气:“小世子,您这个,不是上赶着给他送彩头吗,莫非您还能比得上钦天监和翰林院的那些老学究,他们联手起来都不能赢过谢鹤林,您怎么和他比这个?”
李玄寂有些恼羞成怒了,当初定了四十九局,只要谢鹤林猜错一次,就算李玄寂赢了,本以为,那么多次,那老头总得有一次出岔子吧,谁能料到,谢老头易术神乎其神,次次皆中,无一差池。
小小少年的面子有些挂不住,脸上的神情更加严肃了,恍惚间,竟和上首的武隆帝有两三分相似,他冷冷地看了张辅一眼,张辅吓得赶紧把头缩了回去,不敢再吱声。
武隆帝语气不悦:“就这个缘由,你要让朕赦免谢家,未免过于儿戏。”
李玄寂不说话,朝着武隆帝重重地叩了三个响头,俯身不起:“臣,生平只此一次,求陛下的开恩。”
“若朕不允呢?”
“那臣再去求太后娘娘,太后仁慈,素来疼爱臣,她大约是会允的。”李玄寂脸上没什么波澜,生硬地答道。
所以,他今天只是到武隆帝面前来走个过场而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