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都市言情>大明第一臣> 第二百二十八章 考试多是一件美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二十八章 考试多是一件美事(2 / 4)

老朱抱着他到了书案上,随后抓着小家伙的手,用毛笔在纸上缓缓写下了两个字:治水!

朱元璋咧嘴笑了,“咱的好儿子,你可要记住了,你爹没有治理好黄河,你要接着干……咱们朱家,世世代代,务必要治理好黄河。咱们出身寒微,是上天赐给了咱们机会,咱们不能有负天命,有愧人心啊!”

朱元璋絮絮叨叨,跟儿子念叨着。

朱标刚刚一岁多,他哪里听得明白这些,只是“爹爹”地叫着,弄得老朱喜笑颜开。

跟一个小崽子说这些话,简直就是脑子坏了,朱元璋这是发疯吗?

很显然,这个长子在老朱的心里,有着太不寻常的地位,虽说子女都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但是毫无疑问,朱标是嫡传正统,日后就算有再多的孩子,也没法和他相提并论。

张希孟很懂朱元璋的心思,但是他也清楚,就算朱标能顺利成长,接替老朱,他也未必能超过父亲。

搞不好这小子长大以后,还会形成众正盈朝的局面,说到底老朱都是唯一的。

最紧要的还是多培养一些人才,只有形成足够强大的人才队伍,拥有新思想,接受新观念,能够主动延续治国理念,那才是未来可期。

想到了这里,张希孟就忍不住发笑了。

李善长还真是精于算计,他提议给粮长高官。

这一手简直妙不可言。

由于张希孟和宋濂等人把持了学士院,掌握了人才培养,就算李善长怎么折腾,也很难扩充势力。

既然如此,那就引入一直全新的力量,利用各地粮长,占据高位。

这些人是他建议提拔的,又是效力六部,谁敢不听他的!

而且能当粮长的,都是丁多粮多,最低也是富户,把他们拉拢过来,遥相呼应,有些事情也就有了重温旧梦的希望。

不得不说,老李的算盘就是精明。

可惜的是他遇上了朱元璋和张希孟。

老朱直接来了个考试……这些人可不是你李善长直接提拔的,非要经过考核才行。

而如何考试,又落到了张希孟的手里。

这可不只是多了一道程序这么简单,而是涉及到选才标准的大事。

很快就有一道命令下达,最先将粮食送入金陵的三十位粮长,做好准备,要去学士院,接受考核。

这道命令很快传到了那些先进入金陵的粮长手里。

其中名列第三的“江柯”自然跑不了,也接到了命令。

她拿着命令,有些犯晕了。

这可如何是好?

“七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