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都市言情>大明第一臣> 第五百四十一章 来自皇家的肯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百四十一章 来自皇家的肯定(3 / 5)

说人们从历史中得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人们不会吸取任何教训……其实这种说法本身就有点宿命论的悲观调子。

仿佛历史是没法研究,无法琢磨,不可能改变的……

很显然,张希孟不是这样的想法。

他默默提起了手里的笔……这一支,对他来说,就是最好的武器。

为什么雇工现象普遍存在,女工更是广泛存在,但是偏偏就没法拿到台面上,甚至有人一面雇佣女工,一边痛骂有伤风化。

这是脑子有问题吗?

确实,表面一套,背后一套,表里不一,自然是有问题。

但是这个问题背后,能不能分析出点东西,能不能看出一种深层次的目的呢?

张希孟写下了一个结论:否定人的价值。

至少是否定一半人的价值。

再把话说得直白点,就是让人工变得不值钱,靠着压榨人工成本,满足对利润的追求。

把目光暂时先回看农业。

男耕女织,耕读传家,把女人视作附属品,没法顶门立户,不配拥有和继承财产……这是为什么?

前面张希孟已经分析过了,因为唯有如此,才能用家庭妻儿拖住一个男人,进而拴住一个家庭。

把所有的劳动力都束缚在土地上。

然后对土地进行无上限的精耕细作。

精耕细作,提升产量,似乎看起来没有什么问题。

这不是挺好吗?

可问题是用几倍的劳动力付出,提升百分之一二十的产粮,这个生意划算吗?

这又叫什么呢?

还不就是内卷吗!

为什么要拼命内卷……因为土地有限,人口膨胀,相比之下,人工远不如土地值钱。

掌握了土地的士绅地主,自然要让手里的土地资源利润最大化,反过来,将人工压制到一个令人发指的地步。

唯有如此,才能让农户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干活,除了满足基本口粮之外,其他的产出,都奉送给地主。

他们甚至会拿走一块地的七八成产出,逼得这个家庭难以维系,吃不饱……而到了这个地步,女人才必须夜以继日针织女红,刺绣缝补,换一点微薄收入,贴补家用。

几岁的小孩子就要去放牛放羊,替地主做事,整个一家人,都为了地主过得更好而奋斗。

这一点朱元璋是深有体会,毕竟他从小过得就是这种生活。

张希孟把其中道理讲清楚,朱元璋自然是感同身受,这也是老朱坚决均田,出重手抑制豪强,打击士绅的原因所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