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都市言情>大明第一臣> 第七百九十二章 驸马上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百九十二章 驸马上门(3 / 4)

么效果?粮食价格高了,工钱就要上去,工钱上去,获利就要下降,甚至赔钱。再说明白点,这个利润要从哪里来?”

徐达稍微思忖,也就明白了,忍不住笑道:“其实张先生也多虑了,我看没准是压低工钱,让工人吃亏!”

张希孟笑道:“也对!可万一工人回乡,不再来务工,又该怎么办?”

“那就纵容兼并,逼着老百姓离开土地,或者推迟新一轮的均田,逼着那些家里孩子多,土地少的,不得不离乡背井,进城挣血汗钱!”

张希孟抚掌大笑,“这就说明白了……我们需要的是保证物价整体平稳,保持工人的工钱平稳有升,保证一个合适的利率水平,保证商人有不错的利润……如果他们想要更高,那就对外开拓,或者钻研新的技术,采用新机器。朝廷也可以引导帮助。”

“在我的设想里面,朝廷,商人,工人,学者……我们是能坐在一起,商量着解决问题,合理分配利润,达到一种平衡。”

“如果不平衡,就对外去抢,去夺!对吧?”徐达笑呵呵道。

张希孟怔了怔,也点头道:“对,就是这个意思!”

徐达明白了张希孟的意思,也就知道了接下来要怎么做……面对商贾,肯定是不能一篙子戳倒一船人!

如果愿意听话的,自然没有问题。

还需要他们去经营,聚集财富,甚至是从外面捞取利益。

人就是这样,能吃窝边的草,谁愿意费力气啊!

就必须堵死所有漏洞,让那些伸爪子的付出代价,知道有些利益不能拿,有些钱不能挣,然后才可以放开手脚,大力发展工商。

张希孟洞察工业发展规律,又思考了这么多年,布局了这么多年……如果不能避免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那未免也太失败了。

所以这个榜单是警告,也是提醒。

愿意收手,和朝廷配合,还有光明的未来,不愿意配合,那就别怪朝廷不客气。

果不其然,就在三天之后,报纸上就出现了足足二十七名,当世豪商的名字,而且无一例外,全都涉及到这一次的粮食贸易。

其中排在第十七的,就是梅记商号,其中明白写了,梅记商号的东家梅念祖,是汝南侯的堂兄。

他最初是粮长起家,是靠着向堂弟借了军中马匹车辆,及时运送税粮,得到了朝廷嘉奖。

随后在家中建立商行,经营粮食生意,逐步发展,才有了今天的地位。

到了这一步,牌已经亮明了。

还需要多说了?

你们梅家靠着朝廷恩典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