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综合其他>我的分身是洪荒天道> 第76章 疑似西游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6章 疑似西游(2 / 3)

的有没有缘呢?

就得看你自己怎么决定了。

这就是如来如不来。

简而言之,“如来”与“佛”二者之间的关系,就类似与“老婆”和“娘子”。

你会管你老婆叫:老婆娘子么?

大概刚说完老婆娘三个字,你就要被锤了吧(~ ̄▽ ̄)~

是以,如来佛祖,本身就是一个建立在语病上的词语,是不符合佛教的基本逻辑的。

然而,这个词在一个地方,却有它存在的意义,而且,没人去反驳。

那就是——《西游记》。

《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显然不是一个佛徒,并不知道佛教中的各种称谓所代表了什么。

他大概只是经常听人家说:如来,佛,如来,佛......之类的,于是他就觉得,是有这么一个佛,名字叫做“如来”。

而作为《西游记》中西方佛教的领袖,如果只是如来佛的话,似乎又显不出他的威武。

你看看人家,都是什么:玉皇大帝啊、太上老君啊、王母娘娘啊。

靠,都是四个字,凭什么这边最强的才三个字?

那加个什么好呢?

有了,就加“祖”吧!

你问为什么?

你看看人家吴彦......咳咳,佛祖佛祖,万佛之祖嘛,不是很高端大气上当(dang请念第四声)次?

所以,才有了《西游记》中的“如来佛祖”这么个似是而非的奇怪称呼。

其实类似这样的常识性错误,在西游记中还有不少。

比如,原著中有说唐僧出生时是贞观十三年,原著当中说:彼时是大唐太宗皇帝登基,改元贞观,已登极十三年。

讲唐僧取经时,太宗对唐僧有过这么一段话对话:太宗问:“远涉西方,端的路程多少?”三藏道:“总记菩萨之言,有十万八千里之远。途中未曾记数。只知经过了一十四遍寒暑。日日山,日日岭。遇林不小,遇水宽洪。还经几座国王,俱有照验印信。”

叫:“徒弟,将通关文牒取上来,对主公缴纳。”

当时递上。

太宗看了,乃贞观一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给。

太宗笑道:“久劳远涉。今已贞观二十七年矣。”

是不是觉得很奇怪?

唐僧出生时贞观十三年,通关文牒发放日期也是贞观十三年,丫的唐僧刚落地就长这么大了,而且还在当时被称为“佛门千里驹”?

而且历史上压根就没有贞观二十七年!

唐太宗在贞观二十三年就已经驾崩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