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赵漫漫居然又拿到了新的投资,继续着她的导演生涯。
结果这一部戏,又是只有艺术性而票房扑街。
后续的7年时间当中,赵漫漫居然每次票房扑街后还能拿到投资,简直让金凯忌恨不已。
他是在赵漫漫拍摄了第7部电影的时候,才拿到了第一笔投资可以拍戏。
不过他的起步明显在商业上展现出来了不错的价值,这部电影让投资商小赚了一笔。
金凯非常明白自己未来的职业道路,就是要不断的获取票房成绩,然后才能得到投资商的继续青睐。
他可不像赵漫漫那么好命,拍出来的电影亏死了钱,还能继续有冤大头凑过去给掏钱。
接下来的时间里,赵漫漫还是有投资人送钱,而金凯也因为票房得利而能够继续拍新电影。
只不过他和赵漫漫的职业道路走上了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赵漫漫的电影中永远都有各种艺术追求,并且尽善尽美的追求质量。
拍电影想要追求质量,那就意味着要花钱。
特别是在数字摄像机还没有完全取代胶片的时候,仅仅是胶片的花费都非常可观。
电影《喜剧之王》当中有个细节:杜鹃儿问周星星知不知道:1秒钟电影需要多少格胶片,周星星回答说需要24格胶片。
而每次赵漫漫为了尽善尽美的镜头都会不断地拍,所以她每部电影当中所消耗的胶片钱都不是个小数目。
金凯却完全和赵漫漫相反,不光要极力考虑电影的商业化,还要尽可能的节省开支。
他知道当时处于积累的新手阶段,怎么能够给投资人省钱又赚钱,才会获得更多的机会。
随后几年,当赵漫漫亏完了投资人的最后一次信任后,再也拿不到任何投资了。
可是他金凯却成长了起来,能够拿到得到越多不同投资人的钱了。
他的电影,也成为了卖座的保证;他的名字,也成为了票房的利好消息。
回头再去看赵漫漫的时候,却发现她已经从导演变成了演员。
虽然说混的也不错,可是却让职业生涯越来越倒退。
金凯终于真正的感觉到了满足和成就,他甚至有一次特别出现在赵漫漫的身边,充满假笑的邀请赵漫漫来试镜他的新戏。
当时还故作惋惜道:“哎,真是太可惜了,你当年可是我们班上的大才女。老师和教授们都特别喜欢你,觉得你能够成为了我们学校的又一个大导演。
“结果你现在却从幕后转向了台前,真是有些让人感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