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玄坛并列而行,借势之妙,不言而喻。
卢家现在族中,最缺的便是如三老这般经学名宿,若如卢鸿之言,经会时得三老到场,影响自然不凡。若能倡建族学,得三老讲解经义,于学院的发展,更是意义重大。
卢祖安想通此节,心下甚慰,称赞卢鸿道:“鸿儿,你心系家族,所思甚远。那镜子一件死物而已,能换来这等好处,想必各房长老,是决然不会怪你的。只是那书院一事,你却有何打算?”
卢鸿说:“这书院创建,所为有三。一则光大卢氏声望,广播经义;二是开建族学事业,大倡门中学风;三则启迪族中俊才,为我卢氏科举之路,铺平道路。”
卢祖安点头说:“鸿儿所言甚是。朝庭开科取士,虽然所取人数不多,即使高中,也不过品的职位而已。但此法影响巨大,且更易形成标准。只怕数十年后,朝中高官,必经由此路者方可得任。因这科举不论门第出身,于世间平民中,更受关注。若如我等世族不以为然,只怕百年之后,声望要大受影响。”
卢鸿听了,不由佩服之至,自己能有这些想法不足为怪,卢祖安能说出这些话,其眼光长远,确实了得。
父子二人谈了半天,卢夫人等不及了,派人来唤,卢祖安方才放卢鸿去了。到了后堂,卢夫人已经等不及了,见了儿子一把拉住,眼圈却是红了。看卢鸿大半年不见,个子高了不少,眉目更见俊朗,仪态气质,已经隐隐是个大人了。卢夫人心下高兴,却又不知为什么掉下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