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对于古籍记载了解颇少。
只是,赵昕心里却极为冷静。
若他是寻常官员家的子弟,倒也则罢了,他还乐意有这名声。
厚着面皮认下,日后清贵一生也不错。
可他一个无权太子,却绝非什么好事。
宫里本就因他不学无术而放心,可冷不丁地冒出自己的学识,难免给赵昕带来麻烦。
赵昕并不需要这等虚名,不过也不需要解释,强行解释反而给人一种欲盖弥彰之嫌,不若顺其自然,赵昕的本性改不了,日子久了,宫里自然会遗忘起来。
只是以后当谨言慎行。
谁知李严恭敬道:“今日我等何其幸也,能得闻此涤荡吾心吾志之言,更幸者,殿下品行高洁,乃是天下之福。”
这马屁拍的,倒是让赵昕不好意思起来,思忖片刻,赵昕笑说道:“本宫也就是有感而言罢了。”
这个时代,贪官还是大多数的,眼前这些学子,赵昕知道,绝大部分都会贪心,不说他们如何个贪没,只求能办事便行。
正所谓无官不贪,若是有自己的底线…………
李严恭敬道:“殿下谦虚了。”
赵昕也不多言,本就是来站台的…………
乾清宫,上书房。
养心阁内,崇明帝听着汇报,面色微微有些古怪。
他亦是饱读经义子集之人,焉能看不出这四言的鼓动人心之处?心中同样生有震撼感。
不过,崇明帝仔细一想,再想起赵昕平日里的行为,面色释然了许多。
若果真如崇明帝所想,若是赵昕韬光养晦,那怕是妖孽吧。
崇明帝可不希望看到有这样一个超凡的太子。
赵昕虽然荒唐,但展露出来的小手段,都足以能为之一用。
不说其他,此次科举担保一策,便是急智,再加上手下收集的消息,崇明帝猜想这是赵昕偶然得之的名言,又或是听哪位大儒的提点,赵昕想在琼林宴上出出风头。
要知道,一个人的本性是藏不住的,赵昕刚成婚便去风月场所,第二日便身体坏了,又厚着脸向太医询问壮阳的法子,这等事,可是作不得假。
只要不是别有用心,崇明帝只会期望赵昕越能干越好。
崇明帝自问能掌控赵昕,丝毫不担心赵昕展现出的急智。
将下人挥退,崇明帝又捡起一份挂着红羚尾毛的边关奏折。
只看了两行,便皱起眉头来。
谷/span大乾如今边关并无大规模战事,但是也从未真正的消停过。
黑辽边境与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