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妃既担心宝玉,那便先留在此处,待事情处理完,本宫再来寻。”
贾政缓了一口气,上前道:“此事让殿下见笑了。”
赵昕不以为意,轻笑一声便转头离开。
…………
耳房内。
探春满面泪痕。泣道:“她,她怎么可以这样做,怎么可以。”
如此这般声泪俱下,歇斯底里的模样,与往日明朗大气的敏探春,判若两人,直令迎春、惜春、湘云等所有人也跟着落泪。
她们都能明白探春的感受,不论如何说,赵姨娘都是探春的生母,赵姨娘做出这样的事来,不说她自己的结果,便是连探春,日后在府中也抬不起头来。
迎春一边抚着她的背,一边安慰着:“好了好了,这原就不关你的事,别哭了。”
探春闻言,却哭得更伤心了。
没有人能切身体会到她心中的绝望。
她是姨娘生的孩子,在这国公府中自小就低人一等。小时候她还有些不懂,明明是亲兄妹,为什么家里的人都捧着宝玉,而对她不冷不热,漠不关心。
后来她明白了,那是因为自己不是太太肚子里出来的孩子!
她心中有过自卑、怨恨,慢慢的,就开始疏远那个与旁的长辈格格不入,粗俗不堪的亲娘。长大些,读书明理,知道了更多的道理,她心中不再有怨念,但是,却开始从心里嫌恶那个粗俗,不修德行的姨娘。
是的,在她心里她也是叫的姨娘。因为她从没有在赵姨娘身上感受到过一点母亲的关怀,她看到的、听到的不都是赵姨娘为了幼弟贾环,做出的那些幼稚、可笑的算计。
今儿从这里摸一样东西,明儿克扣丫鬟几十个铜板,甚至连她的月钱都要索要,美其名曰给她弟弟积攒取媳妇的银子,说现在若是不多筹划,将来谁还管她们娘儿俩?
也是,将来分府,赵姨娘是要跟着贾环一起过的。而她贾探春,则要嫁人,成为别人家的人。赵姨娘从一开始,就把她和她们娘儿俩分了开来。
她明白了,尊贵的人是与生俱来的。赵姨娘永远不可能像太太那般端庄明理,受人尊重,哪怕她做了姨娘,骨子里仍旧是一个下人。
但是她贾探春终究不同,她是国公府名正言顺的小姐,她应当是尊贵,受人尊重的,怎么能叫旁人带歪了她去?
所以,她选择无视赵姨娘,反正对方也不在乎她。
甚至以赵姨娘为镜,力求所行、所言附和国公府小姐的身份。她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乖巧、懂事、明理,并遵从她礼法上的母亲,名门出身的王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