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平不以为意。
“我家小妹以前可不这样!哎哟!我还忘了,小麦也得磨了,拉些面条存着;忙的时候下锅方便。不像米面,放时间稍长米虫。”
王安平哭笑不得地“嗯”了一声。
米面确实是如此,放时间长了,上面就长白色的斑点,也就是米虫。
草儿盖上锅盖:“当家的,你先烧着锅,我去把那懒坯子喊起来。”
吃过早饭,王安平泡了杯茶,信步向田间走去。
“哎哟!稀客啊!今儿太阳打西边出来了,能瞅见大少爷出门?”
“哟!大少爷来视察了?放心,我们指定不偷懒,下雪前肯定把沟都挖出来!”
看见王安平,地里干活的人纷纷调侃起来。
不远处的王兴业走了过来,没好气地训斥道:“瞎几把说什么呢?有那闲工夫还不麻溜点干活?下雪之前要是不挖出来,上冻了,你们都要给老子挖!”
众人讪讪地笑了笑,收了声。
王兴业转向王安平:“你没事跑这儿干啥?手里没活了?”
“就过来看看。”王安平打量着水田里挖的沟,“叔,这沟挖得……是不是太多了?”
“多了吗?”
“您说呢?这还不多?想养多少鱼啊?养太多,到时候卖都成问题。”就算送到农副产品收购站,量太大人家也未必收得下,真要不收,能有什么办法?
再说了,等明年稻田养鱼真成了,周围的村子肯定有样学样。
这是在所难免的。
谁让这时代日子难呢?
尤其是农村里面,那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副业能够给农民创收。
这看到了能够赚钱的办法。
自然是有学有样的。
到时候就算其他村子里面学着干了。
王安平这边起码也得保证,村子里面养的这些鱼,能够给处理掉,变现成钱。
总不能说,到时候村子分了自家吃吧!
村子里面的这些池塘,养的鱼,就足够村子里面吃的了。
王兴业看着王安平,目光又落回田间的沟上:“我看也没多少嘛。”
“这还不多?”王安平无奈道,“要我说,就沿着小河两边,往上数两排田挖沟就够了。”
“没事,又不让你干!反正现在闲着也是闲着,多搞点,来年村里收入也能多些。”
“不是这个理儿,叔!您听我的,真别搞这么多。”王安平语气认真起来。
这几年粮食连年减产,明年还有一年难关,得等到61年下半年才可能缓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