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莉是国内有名的医学律师,打过不少轰动的大官司,在业内受人尊敬很正常。
但夏叔和她没什么关系,恭敬到随时都用“您”来称呼,不仅帮忙提箱,开关车门也都是一手操办,实在有些反常。
当初开游艇时他上得驾舱下得厨房,还教他们钓鱼。看上去很随性的一位大叔,也没见有什么礼数。
“呵呵,就你厉害,什么都能猜的到。”
既然话题已开,祁镜也没什么好顾忌的:“朱雅婷最近心情不错,家里应该没人出事。而乔莉那套只适合国内,在米国肯定当地律师更好用。所以叫你老师来不是为了打官司的......难道朱家想要进攻医疗领域?”
陆子姗轻轻点了点头。
祁镜用掌底敲着脑门:“说好今天要给脑袋放假的,不想了不想了,想得头疼~”
医疗领域大致分两种,医和药。
医便是医院,03年民营能投资的都是私立医院,国内民营医院才刚起步风险不小。
而药就是药厂,一般刚起步都是做仿制药,就是拿着专利到期的配方和技术,在符合质量标准的情况下薄利多销。而有的小药厂刚开始的时候只有一间简陋的实验室,连仿制的资格都没有,只能靠外包一些简单的生物实验项目慢慢白手起家。
这种芝麻绿豆大小的收益,朱家肯定看不上眼。
而想要一口气建立研发原研药的大药厂,朱家够不够资格祁镜不清楚,但至少普通的商人是不会去碰的。原研药研发成本动辄上亿,还得经历各种试验阶段,耗费的时间也是以年计算,典型的高成本高风险。
而且金钱和时间还只是其次,人才才是药厂的基石。
这一点,朱雅婷的父亲朱岩常年来往于国内外,应该比任何人都明白国内生物制药的人才缺口有多巨大。
“没想到朱家想搞民营医院......”
“其实结果还没定,毕竟花销不小。这次让乔老师来做个法律顾问,多方讨论后看看在丹阳立足的可行性。”
纵观全世界民营医院少得可怜,很多国家都是公立医院为主,根本没有私营企业的立足点。不过因为国内放松政c的原因,已经可以设立私立医院,只要经费充足能过的了各种审核,直接开三甲也没问题。
米国一直是私营医院为主,占比近七成。而且之后只会越来越多,民众的接受度也不低。所以朱岩专门跑来这儿取经,希望对将来有所启发。
但细说起来华国的国情不一样,经济水平也不一样,文化底蕴和人的思维观念更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