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的。”
就算过往私营医院大都出了问题,但在病源数量上,朱岩依然乐观:“我觉得只要做出品牌,以医疗中心的地理位置来看,病源还是能保证的。比不上你们所在的大三甲,但至少能和那些普通三甲持平。”
“至于你们说的实习生,我可以去医学院询问一下,说不定......”
“那不可能!”
“肯定不行。”
这个方案都不用祁镜出面否定,其他人就已经出声了:“医科大学和所属的三甲医院都知道实习生的重要性,怎么可能把重要的生源用在一个私营医院里。”
“私营医院不是教学医院,就算他们肯,国家也不肯。”
朱岩终于认识到了其中的严重性,私营医院缺的不是资金和病源,而是医学院供给的新鲜血液。他不可能为了一个医疗中心再去建一所医学院吧?这难度太大了。
其实祁镜看的还要再深一些。
只要不解决廉价劳动力的问题,什么事都要住院医生亲力亲为,那就需要大量住院医生来填补空缺,数量起码是公立医院的两到三倍。
这就会回到之前的问题,公立医院住院医那么少都没法顺利晋升,很多人会被卡上好几年。那收了大量住院医的私立医院拿什么来保证之前所说的快速晋升?一个人力资源没有可持续性发展的医院,怎么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医生不像其他工种,医疗也不像其他行业。公立私营虽然都是医院,但公立医院有公立医院的傲气,离开公立去私营很容易,想再回去可就难了。
在这种前提下的选择题,实在太好做了。
而之前入了私营医院大坑的人,爱财的那部分会因为没法晋升职称被迫转行,想继续干医生的就会找其他出路。考研考博甚至去国外留学都行,何苦在私营医院浪费时间。
所以不解决廉价劳动力,这就是个死局,会败掉数亿资金彻底凉凉的那种死局。
不过现在根本不需要祁镜去把话说死,朱岩已经发现了医疗帝国中的巨大漏洞。没一会儿,短片结束,在座的年轻医生纷纷散去。
朱雅婷就待在休息室外。
她原以为这是一场新老观念的碰撞,肯定要争论一些时间。谁知才过去十来分钟,一切就结束了。那些年轻医生一个个脸上可不是认同私营的表情,难道是父亲败了?
就算私营模式赶不上公立医院,但也有它可取之处啊,怎么可能只坚持了十分钟就败了。
难道是......
朱雅婷想到了祁镜。
她让过这些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