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才行。”
“现在各个都血压飙升呢,哪儿还有心思接受采访。”
几个人也是见惯社会的老油条了,天天在外工作,早就见了太多的事情:“估计只能等一切结束后听他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然后再写报道。”
“要不找那些群众采访?”
“他们就知道爆炸,说说惨状,深入不了核心啊......”
“那就找民警。”
“算了吧,他们嘴巴比谁都牢,找他们不是遭白眼嘛。”摄像师检查着摄像机,边问向邵莉,“莉姐,我看还是乖乖听完发布会算了。”
“好嘞,没问题。”
在邵莉看来,像祁镜这样一位小年轻,又经历过急救一线,外在条件也不错,绝对是她采访的第一目标。而往往这种年岁的男孩子,只要她愿意,没一个能逃开她的手掌心。
可现实和她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
“不知道?”
邵莉从小和媒体打交道,也在媒体的熏陶下长大,心里难免会对都市应急的“三大巨头”有些刻板印象。再说工作后,她也没少接触过急救员,哪儿见过这样的。
不仅没有半点仁心仁术的样子,见了自己更像防贼一样。
邵莉看了眼面前的清里坊,平静了下自己的心情,然后把胸前的记者证往前摆了摆,说道:“我就是想采访一下,没别的意思。这儿刚经历过爆炸,不知道现场情况如何?”
第二次见到递到嘴边的话筒,祁镜总算给了个面子:“我还得跑急救电话,这种事问那儿的领导就行。”
邵莉满脸黑线,她当然知道肯定问领导更快,他们也肯定了解更多的细节,但她也得有机会去问才行啊。
现在周边全是人,被围得水泄不通,连只蚊子都放不进去。要不是丹阳电视台记者这块招牌,她恐怕都没机会进来,没看到外面一堆照相的只能干瞪眼么。
牢骚归牢骚,做了多年记者,邵莉的脸皮和笑容有她独到的优势:“其实我就是想问问......”
自信地第三次将话筒送到祁镜嘴边,配以倾城的笑容,迷死人还不至于,但套点话还是能做到的。可惜祁镜没时间没心情搭理她,也没再给她好脸色,直接上车盖上了后车厢门。
看着拉响警报呼啸而去的急救车,邵莉脑子有点懵。
她看了看身后的摄像师:“他刚上车的时候是不是在骂我?”
摄像师有些尴尬,摆弄着自己手里的摄像机,回看了刚才的一条片段,迟疑好一会儿才淡淡地说道:“没声音,只有口型,好像是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