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看着ppt上的照片,说道,“这是去年秋天一家二级医院收治的低血糖病人,同样也是自杀,不过用的是消渴丸,一次吞了20粒。”
其实这是陆子姗接到的一个官司,图片也是她提供的。
消渴丸里面有格列本脲,也就是优降糖,半衰期足足8小时,想要做拮抗就需要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补糖。
这类补糖用的往往都是高渗糖,但处理起来和往嘴里塞糖完全不同。
由于那儿的医生在处理高渗糖补液时方法不当,把这个病人手背血管打废了三四根,最后竟然挑选了一根手指上的静脉做滴注。
可那儿的医生不知道,外周静脉打高渗液导致渗漏会造成血管内皮脱水坏死,造成静脉萎缩变硬。不仅会诱发感染,严重时还会造成肢体缺血坏死。
图中那根手指就已经到了缺血坏死的地步,没有恢复的可能,最后只能截掉。
乔莉看了材料,判定官司必输无疑,最后医院只能和解,赔了不少钱。
留下的这张图,成了教育那些医生和医学生最好的“纪念品”。既能告诉他们,怎样才能在补糖的时候保住病人的手指,同时还能为他们所在的医院免去一笔赔偿金。
“如果打得是手臂就不至于这样了吧?”
“手臂静脉炎就算出现血栓,也会因为侧枝循环不至于坏死。”
“如果外周血管行不通,就用深静脉穿刺。”
“对,深静脉穿刺就没这种顾虑了,”
“不错,深部的静脉弹性要好不少,也更粗壮,面对高渗液不至于造成那么严重的静脉炎。不过......”祁镜扫了他们一眼,随口问了一句,“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有几个人有急救车车厢内做深静脉穿刺的成功经验呢?”
就在刚才,一场看似作秀的病例讨论会变成了问答专场。
而现在,在祁镜的引导下普通的问答又进一步上升到了灵魂拷问的高度。
其实在急救车上别说做深静脉穿刺了,就连普通的静脉穿刺都有很高的失败率。颠簸的车厢,没有专业的麻醉医生,院前医生原本的训练量也不足。
而且病人到了要穿刺深静脉做置管的时候,往往伴随了非常严重的疾病和外伤。这时,急救医生需要做的事儿非常多,深静脉穿刺反而不是第一要务。就算真到了需要穿刺的时候,短短几分钟的车程也完全可以等。
毕竟医院里有专业的麻醉医生,再怎么说,成功率也比他们这种独行侠来得高。
“是我要求太高了,只要有穿刺经验也行,做过的可以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