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都市言情>最终诊断> 579.分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579.分析(5 / 5)

达10年监禁。

二战后,德国政府释放犹太人,却继续收押同性恋囚犯。直到2002年,德国政府才向受**迫害的同性恋群体道歉。

赫希菲尔德至死都没能再回到德国。

1935年,他于法国尼斯逝世,终年68岁。身兼学生和爱人双重身份的李修棠,陪其走完人生路。两人结识于1931年的中国上海。“我曾想学业有成后,去中国香港开性学诊所。但赫希菲尔德走了,带走了我的一切。”李修棠书写回忆录道。

尽管赫希菲尔德的许多观点在今天看来已经过时,但它向人们提供一种思路,拓宽人们描述和理解性偏爱。这具有开创性意义。

1990年5月17日,世界卫生大会决议,将同性恋自疾病分类中删除。5月17日后来成为“国际不再恐同日”。

2001年,中国亦实现“同性恋”去病理化。中华精神病学会推出第三版“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将同性恋从精神疾病分类中删除。

德国刑事法第175条在赫希菲尔德死后60年,终告废除。

2011年,德国政府成立“马格努斯·赫希菲尔德德国联邦基金会”,以消除对同性恋及跨性别群体的歧视。“赫希菲尔德在争取性少数群体权利方面的贡献,是公认的。他是将性学当作独立学科进行研究的创始者之一,是一位积极为同志争取权利的先驱,更是一位将性学与人性、权利连接起来,并奋战不懈的科学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