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都市言情>最终诊断> 586.虽迟但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586.虽迟但到(2 / 5)

准组的度量标准,将医院分为3个组。202年星级评定中,不足5个大类别的医院将被纳入3个或者4个度量标准组,从而让条件类似的医院进行横向比较。

【人物】

他是一位克罗恩病患者。十多年辗转就医的经历,让他自幼年时期就学会打量、观察医生。

在他眼里,一些医生疲惫不堪,冷漠生硬;一些医生曾打破了父亲为他看病的信心,家庭随之分崩离析;还有一些医生,让他感到相见恨晚,最终,决心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对自身疾病的好奇、对医生形象的复杂理解,吸引他踏上了从医之路。目前,这位医学影像专业的学生即将跨专业考研,投奔消化内科。

30多万治疗费用花光后,

他开始喝中药

小学六年级,一种疾病偷偷潜进了吴琦体内。

因双手手指关节肿胀、畸形,他被医生诊断为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进行了为期半年的激素治疗和两年的抗炎抗类风湿治疗。

症状控制没多久,吴琦就接连发生两次肛瘘,到医院紧急处理。当地肛肠外科医生感到纳闷,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怎么会早早发生肛瘘?肠镜检查结果让医生怀疑,吴琦患有克罗恩病。

彼时,这种疾病对国人来说依然陌生。它狡猾多端,极易被误诊。

克罗恩病与溃疡性结肠炎统称为炎症性肠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由异常免疫导致的严重肠道炎症。

它可以破坏从口腔到肛周任意部位的消化道黏膜,导致患者出现腹泻、肠梗阻、肛瘘等症状,甚至引发肠穿孔。

而骨关节炎、发热与营养不良是克罗恩病典型的肠外表现,这与吴琦小学时期的症状非常吻合。

疾病的名字如此奇怪,网上资料几乎空白,得知检查结果的下午,吴琦坐在长凳上,感到天旋地转。那位为他确诊的敏锐的肛肠外科医生推荐他到省级医院治疗。

然而,在吴琦父母的观念里,医生是一通百通的,相较于专科医生,自己熟悉的医生更值得信任。因此,尽管知道吴琦得了肠胃方面的疾病,父母还是委托老乡介绍了杭州市大医院的风湿免疫科医生。

于是,吴琦开始接受风湿科的干预治疗,每两个月注射一次生物制剂,维持肠内营养,幸运的是,风湿科用的药恰好与真正治疗克罗恩病的药物重合,因此,吴琦误打误撞,腹泻的症状渐渐好转了。

最初大家乐观地认为,一年的生物制剂疗程结束后吴琦的疾病就能根治。但两年过去了,只要断药,吴琦的症状就会复发。直到第三年,大家才逐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