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都市言情>彻元> 436.汉人世侯(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436.汉人世侯(下)(2 / 3)

“满嘴荒唐,毫无悔改之意,来人,上刑!”

在史天泽的授意下,行刑的黄眼回回上前便砍去李璮双臂,接着又斩掉他的两腿,随后挖出心肝,割取血肉拿去喂狗,最后才将他的首级斩下。

史天泽明显是很担心李璮会更多地暴露北方世侯之间在私下窥测时局,指摘朝政,甚至语涉反意的隐密,因此一反“慎密谦退”的稳重作风,在军前擅命处死李璮。

就算灭了口,依然有很多在蒙古朝廷担任文武要职的汉人受到了牵累,有被撤职软禁的,也有下狱刑讯的,还有直接被杀的。

史天泽班师回朝后,立马向忽必烈自劾‘擅杀李璮’之罪,并且主动交出所有权利,宣称“兵民之权不可并于一门,行之请自臣家始。”

忽必烈当时并没有多加罪责,但心里其实明白其中的猫腻,知道这些汉人世侯和李璮私下里交通甚密,多多少少都有些异心。

不过在汗位争端尚未完全解决的情况下,过分追究北方世侯与李璮之乱的关系,可能把他们逼到公开与朝廷对抗的立场上去,这会给忽必烈政权本身带来很大危害。

因此,忽必烈很快停止追究,在政治上继续优容各地世侯,以免迫使他们铤而走险。

同时也充分利用他们害怕朝廷深究的自危心理,凭借着无敌天下的铁骑威慑力,裁削私家权力,把这些专制一方的军阀变成中央集权的专制君主统治下的文武官僚。

中统三年起,忽必烈先后在北方汉地实施兵、民分治,罢世侯、置牧守、行迁转法,易置汉人将领部属、将不擅兵等制度。

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李璮起义的失败,进一步促成蒙古帝国对华北各地统治的集权化过程。

汉人世侯本该是摧毁蒙古统治、重开汉室的希望,然而被打压削弱至此,变为忽必烈登临帝位的踏脚石。

也就是那个时候开始,忽必烈有意加强了对世侯们的约束,各家嫡子送入怯薛军中为质之事,变得更多更全面了起来。

董不花这些人,就是因为这个结束了在自家地盘作威作福、逍遥自在的日子,来到怯薛军中给人当保镖。

按理说,大多数世侯应该对史家有怨言才对,毕竟是史天泽领头交权的,但看起来史家的‘屎沟’和大家相处得很不错的样子。

林彻不由感到有些迷糊,或许,这里面还有什么他不清楚的事情吧。

董不花领着林彻入座之后,先是为之前离席自罚了三杯,又张罗着一个个敬了过去。

轮到刘智轩,“哈哈,你们看,我就说长卿兄不舍得让我们多喝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