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喝了两盏茶后,唐宛凝和平王妃两人终于把她们的皇后婆婆盼出来了。
在这之前,她们一直处在大眼瞪小眼的尴尬状态。
大皇子宁王早早去了封地并不在京城,平王排行老二,生母是陈嫔。
他早年因摔马落了腿疾,现在还是一瘸一拐的状态,被允准在京城开府休养,不必去封地。
平王妃自然也跟着住在京城。
初一十五是进宫请安的日子,皇后又是正经婆婆,平王妃自然也要来。
唐宛凝和这个名义上的二嫂在凤阳宫碰了头,相互见了礼,落座后也就没什么话了。
一个是将门出身,一个是文臣清贵。
一个是懒得和陌生人打交道,一个是严守礼节,恪守宫规,不多行一步路也不多说一句话。
两人实在没什么好说的,彼此大眼瞪小眼喝了这么久的茶,气氛很是尴尬。
皇后一出来,两人齐齐松了口气,上前见礼。
“给皇后娘娘请安!”身后跪着各自带来的侧妃。
皇后往下扫了一眼就呵呵一笑。
“快起来,都坐吧!”
“多谢皇后娘娘!”
几人道了谢,分别在各自的位置上坐了下来。
皇后看了看分别底下坐着的几人,笑盈盈道。
“一大早的,难为你们来了!”
唐宛凝看了看平王妃,见平王妃也看了看自己。
两人都不善言辞,一副欲接欲不接的模样,气氛有些尴尬。
这时孟侧妃忽然开了口。
“皇后娘娘折煞贱妾们了,能来给皇后娘娘请安,是贱妾等人的福分!”
她坐在唐宛凝下手边,笑容得体姿态优雅。
虽然不合规矩,但这会儿谁也不会计较这个。
尤其是皇后,她笑得一脸惊喜。
“不愧是书香大家出身,这孩子真是礼数周全又妥帖!”
“怪不得珏儿那孩子会把管家权交给你!”
意思就是,你身边那个正妃跟榆木疙瘩似的,你倒是机灵。
这可是一句实打实的夸赞,孟侧妃当即欣喜地站了起来。
“皇后娘娘谬赞,贱妾不过是实话实说罢了!”
“更何况……若论书香大家,谁又比得过娘娘的母家呢!”
皇后的母家秦家虽然在朝堂无实权,可秦皇后的父亲秦尚佑是翰林大儒,门生遍布天下,在朝堂乃至天下学子心中颇有威望。
在这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封建皇朝,这样的出身可谓是优中又优,荣耀之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