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使馆一事已然筹备好了,且听闻朝廷有意同列国互建使馆,无论是国之交往还是做生意都规范起来,当地几家商行嗅觉敏锐得紧,当即便给使馆捐银建馆,还建议将这使馆建在生意最最繁华的故衣巷处。
庄亲王和年羹尧考察了一番,自也觉得这处最是交通便宜恰当,如此便递了信儿来,另还叫人护送了两个国家的使者,一个便是奥匈使臣,一个便是英吉利的使臣。
这事儿没什么好犹豫的,建馆区域已然决定,中间是大清的总使馆,左右旁边便是众国的,至于分给他们那一块儿,便是先到先得,建馆费用朝廷拿一半洋人拿一半,如此也不至于吃亏。
至于朝廷派谁去别国使馆驻守,四爷还暂不能决定,只等着白大人一行回来,一来派去的人员语言要通,二来还得心思活络为大清争取地位和利益,故而这人选且不能随意。
如此倒也没等几日,四爷又接到了从海关来的急信,说是大清的船队不日便要抵达,林大人已然带兵去接了,若是快,约莫半个月的功夫众使臣便可抵京。
四爷顿时大喜过望,现下便叫人准备办宴,且以国礼迎之,四爷这个当皇帝的高兴,连带着朝廷这几日的氛围也越发的好了,如此办事效率也跟着更高了些,四爷也难得连施嘉奖,一时间上上下下竟如过年般高兴,且反动通商的呼声便更小了。
商船上的众人也回国心且呢,这一走竟是将近两年的功夫了,且不知大清可变了样子,家里可变了样子,原是还有半个月的路程,众人心急赶路,竟是只用了一半的时间便回来了,抵达京郊时一个个都风尘仆仆、个个胡子老长,多半武将也不讲究,远远瞧着像是野人一般。
原想着收拾利索了再面圣的,可谁道万岁爷也迫不及待呢,一早便携皇贵妃娘娘和诸位阿哥、文武官员来迎了,众人仪态不整何以面圣?且都战战兢兢的即刻跪着赔罪。
“臣等参见万岁爷,幸不辱使命,平安得归,只是臣等失仪、、、、、”
且不等这话说完,四爷忙上前一步,亲自扶了列前的白大人起身:“众爱卿快快请起,且都是我大清的功臣,无论在外如何,眼下总算是回家了,回家便是给朕最大的礼了,又何来失仪一说。”
白大人和一众大人心中感念激切着,一句话没说,竟是隐隐的泛起了泪花,这一路虽是还算顺畅,可细究起来倒是还是遇着不少惊险,思念更是恼人,眼下且听万岁
本章未完,请点击继续阅读!第1页/共2页爷一句回家,众人无不动容。
四爷也是个真性情的,瞧着眼前诸位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