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综合其他>与南宋同行> 第三十五章 大宋红水溪工业园区(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五章 大宋红水溪工业园区(五)(2 / 5)

再冲撞,冲撞,嘿嘿,他们的友谊就更深了。”

王德发教授说:“一年以后吧,现在太早了------”

“知道,不能心急!”

球场上传来了学生们的欢叫声。

在南宋,年轻人不会踢蹴鞠,就有点像在那面的世界里年轻人不会打网游一样。

他们果然是人人都会踢上几脚的,那球本来也就是充气的,飞行速度很慢,这样,他们的比赛就没法子不激烈。

传闻蹴鞠始于黄帝,开始用于军事训练。

那鞠是用皮子做成圆形,里面装满毛发。

战国帛书上有记载,说是黄帝杀死蚩尤以后,“充其胃以鞠,使人执之,多中者赏”,这真是和现代足球是英格兰人用敌人的人头来踢着玩才开始的传说,有相似之处了。

两汉三国时期,蹴鞠发展较快,不仅娱乐性蹴鞠得以继承,出现了表演性蹴鞠。竞赛性蹴鞠出现了,特别是开始用于军中练兵。这样有训练武士的作用外,也用于丰富军中生活,使战士保持良好的体力和情绪,“今军无事,就使蹴鞠”,就是这个目的嘛。

到了南宋时期,蹴鞠发展成为娱乐为主了。

他们的蹴鞠艺人组织了自己的团体,叫做“齐云社”,又称“圆社”。

这是专门的蹴鞠组织,专事负责蹴鞠活动的比赛组织和宣传推广。

这个齐云社还制定了《齐云社规》,其中有“十紧要”:要和气,要信实,要志诚,要行止,要温良,要朋友,要尊重,要谦让,要礼法,要精神。

“十禁戒”:戒多言,戒赌博,戒争斗,戒是非,戒傲慢,戒诡诈,戒猖狂,戒词讼,戒轻薄,戒酒色。

张国安教授就这样创造性地把蹴鞠规则给改了,让他们完全以对抗为主,目的明确,而且难度降低了。

但是他却欣赏齐云社的社规,那说的都是一些常识性话,也让牙郎马云和比赛规则一起写了,贴到墙上去。

咱们来个古今结合吧

在这样的比赛中,他们还真看出了这些学生的一些特点。

比如侯东方,比较大度,不计较。

比如鲍威,赢一次就骄傲。

比如梅乐芝、吴迪沉稳,有度。

比如郭子仁、古剑山、萧湘喜欢耍小聪明;张德培和郭勿语和封争喜欢较真儿。

如果不是时空的限定,他们在性格特点上和那面世界的年轻人没有区别!

当然,知识含量和眼光见识那是没有法子比,但是,只要人的核心属性不变,这些附属的功能和作用算个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