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综合其他>与南宋同行> 第一百九十三章 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九十三章 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2 / 3)

任何人都注意蚊子的问题,在他们不断地坚持下,两个河口地区,都不得不加强了防蚊工作,用各种土办法来熏杀蚊子,只要有水坑之类的地方就一定会被填埋!

但是仍然有人不断地倒下。还好是在可控的范围内,而且钱钞的吸引也是巨大的。这里的生活也是在可见的情况下,越来越好,时不常都可以吃上了鸡子和鸡肉,甚至一个月还能吃上一些猪羊肉。

同时,往这里来的商户和作坊也越来越多------这个对人心的安抚是最大的。

特别是两家由不同出资人修建的大盐场几乎同时开工的场面,让人看了简直都有些激动。他们两家还形成了竞争呢。

他们的规模看样子要超过八道河盐场了,但是,张国安一点也没有在意,大宋现在还没有经过大屠杀,所以他们上亿人口的市场是巨大的。而且由于在成本上占了绝对优势,什么煎盐,它们早晚都退出市场,让给这里的海盐。

现在还远远不够呢,再说,张国安还是想走盐化工的路子,他可不想当一个大盐商。

新开出的荒地原比现在多,除了工匠们,几乎所有劳力都上阵了,开始平整土地,为春耕打下基础。

张国安则不时地放风,说再有两年,他当初答应的分田到户,就要实现了。

看着那些家伙每个人都是干劲十足,非常高兴的样子,他心里想,自己绝对不会走上让土地把劳动力锁死了的路子,你们一定要变成工人或是军人,但是我还有办法不让田地抛荒。

当然,他不用硬来的办法达到,利润的诱惑就会让他们乖乖跟着走。

第二个重要事情就是还得加大捕鲸工作。

秋风一刮起来,张国安就找来蔡二郎船长,给他画了一份近海图,指出鲸鱼向南洄游的几个可能地方,让他坐等,不必四处寻找,现在见到了就打,不必管能运回来多少!

八道河处理鲸鱼的手段也在进化中,经过张国安的反复指点和他们多次实践,这里诞生了世界第一批专业处理鲸鱼的工匠,而且还是分工的。

先前,平均一个月能打上一两条,让皮子作坊的于联老板眼睛见了便红红的。

他找到张国安船首,说:“鲸皮子算便宜些吧,你这几乎是白得的------”

张国安船首瞪大了眼睛,说:“你当我这是白得的?你可知道会捕鲸鱼要多少付出?能捕鲸鱼又要多少付出?能处理鲸鱼还要多少付出?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鲸皮不可能便宜的,要不我直接卖生皮子,或是还要有别的皮子坊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