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小说坊>综合其他>与南宋同行> 第三百九十七章 石见国事变(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九十七章 石见国事变(下)(2 / 3)

值一提。

只不过由于捕鲸能力不足,工厂的规模一直上不来。

直到今年吧,新东方公司等着流求船厂的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后,又订购了几条捕鲸帆船,产量这才开始提升起来。

钻天耗子和没角牛一个负责捕鲸工作,一个负责鲸鱼加工工作,哥俩个算了算,如果照这样下去发展,不出今年,他们的奖金和分成能翻两番!

跟着胡大哥来日本发展走对路了!

日本好啊,只要他们几个人装模做样一些,就算是日本武士也尊重他们三分!

他们可以随时可以说是大宋人,又可以说是流求岛人,这个要看实际情况再说了。

他们和胡大哥一样,也在这里盖了和式的房子,穿了日式的衣服,当然发型不变,饮食习惯不变。

他们都买了几个日本侍女,可以好好侍候他们。

那些侍女的逆来顺受劲儿,让他们幸福感极强!

也有跟随他们还这里做生意的其它大小商人,还有的在这里开办了茶馆和酒楼,不过位置不在石见主要商业街,更靠近石见银矿。

其实石见银矿也只是一个统称,除了银矿外,在那里还发现了其它矿产。

其中最重要的是一种铜银共体矿,两处矿区相距不过两里地,很方便共同开采。

当时胡镇南还遗憾呢,为何不是铜金共体呢,为何不是呢?!

石见银矿区产出的两套矿化脉系属于同一个矿化体系。

矿液沿断裂在深部形成含银的铜矿脉和云母蚀变晕,然后在浅部由于沸腾形成富银的银矿化脉及冰长石蚀变晕。

向外,由于温度下降,进一步形成富含混层矿物的岩化蚀变带,随距热液中心的距离增大而降低。

与其他地区的含金银矿脉相比,该区成矿热液具较高的氧逸度与盐浓度。

富氧利于成矿元素沉淀,但是,高盐浓度则不利于金的沉淀。

所以,在这一地区只出现了铜银矿床而不是铜金矿床。

当然,他是无论如何也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胡镇南其实也想在当地炼银,日本这时候的炼银水平肯定是炼不了的,他只能偷偷找来大宋的炼银工匠,要是自己能在这里偷偷着炼出一些,想必那个张岛主无论如何也不会知道的。

但是,那个工匠说了,可以炼,但是厂子规模一定要大才行,而且前期付出也不小------这就不可以了,胡镇南想了想,那样会引起日本人的嫉恨不说,说不定就会让张岛主知道了,不好不好。

如果张岛主一怒之下,责令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