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六年,西凉马超、韩遂造反,曹操用贾诩离间计,致使西凉军内讧,马超大败。
同年,刘备入川。
建安十七年春,刘协命曹操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一如前汉萧何。
五月,一些大臣在曹操的授意下,劝曹操进位为魏公,加九锡。
加九锡,这是要篡位的信号。
邺城。
“丞相如今威名满天下,四夷臣服。论功劳,丞相扫平乱贼,平定北方;论名望,治下百姓安居乐业,无不念及丞相……属下认为,丞相理应进位魏公,加九锡!”
“好啊,丞相确实应当如此!”
“我同意!”
“我也同意!”
曹操一言不发,只是面带微笑地看着下方那些劝谏的人。
“住口!”突然,一个极不和谐的声音打断了这些人的劝谏。
荀彧?
曹操有些意外地看着突然站在众人身前的荀彧,在他的记忆中,荀彧一向是低调而谦让的。
恍然间,他心里有一丝不好的预感。
荀彧背对着曹操,面向劝谏的众人,大声喝道:“主公兴义兵以匡扶朝廷,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当如此!”
荀彧的声音很是洪亮,殿内突然就安静了下来,只剩下他的声音还在久久回荡。
劝谏的人全都低下了头,不敢对视荀彧的眼神。
这场戏到这里,已经不是他们能参与的了。
荀彧微喘着气看着殿下的众人,并没有转身去看身后那个愤怒至极的曹操。
荀彧很清楚,自己实际指责的人是谁。
曹操更清楚,荀彧实际指责的人是谁!
殊途不同归,矛盾,再也无法避免。
建安十七年,曹操出兵讨伐孙权,荀彧依然像往常那样坐守后方。
只不过有些不同的是,这次曹操突然要求荀彧去前行劳军。
荀彧有些意外,心中有些不安,但却没有多问什么。
邺城的夜晚有些冷,在自己的府邸里,荀彧静静地坐在一个燃烧着的火盆前,将手中的文书一张一张地丢入火中。
明天,就是他启程去前线劳军的日期了。
“烧吧……”荀彧微笑地看着那些文书在火中逐渐化为飞灰。
这些东西记载了这十几年来,他和曹操之间的一切计谋秘密,也是他和曹操这十多年情谊的见证。
本想自己百年之后,再将这些东西留给史官,让他们记载下自己和曹操之间的点点滴滴,让后人能够了解到,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