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皱了皱眉,问道:“为何先是南唐?”
“其一,南唐与我朝边境相交两千多里,若将兵力调集北方或者是西南蜀地,南唐趁机北上,我们根本不可能防得住,就算临时将军队调集返回,南北遥远,士兵疲弊,又还有多少战力能和南唐军队交战?
其二,蜀地偏远,况且蜀道难行,一旦遭遇挫折,必将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蜀中安定三十年,国力雄厚,而我中原之地连连战乱,获胜的可能性太低。
其三,北汉穷苦,民风彪悍,北汉都城太原一直是抵御辽国的重镇,经过几代人的修筑,更是坚固无比,况且其后还有辽国撑腰,实在太险。”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江晓继续说道:“中原疲弊,陛下虽然下达了很多恢复民力的政策,但这毕竟需要时间。
而南唐的江北十四州乃是南唐的产粮之地,若能将其夺过来,其好处自不多说。”“确实如此……”赵匡胤细细一想,点了点头。
打南唐,即可解决后顾之忧,又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中原凋零的民力,这确实是一个一举两得的策略。
“那又该如何打?”赵匡胤接着问道。
“攻之以弱,以少部分兵力,迫使他们的军队东西奔走。”江晓甚至都不用想,就直接说道。
“两千里的边境线,南唐不可能全部防住,他们重点防东边,我们便重点打西边,反之亦是如此。
江南军队羸弱,我们以少部分兵力不断袭扰,若他们只调动少量军队,我们可以直接获胜,若他们调动大军前往,必将损耗民力。
民力耗损,百姓苦不堪言,江北十四州便可轻易拿下,到时以江北之民力,下江南之地更是易如反掌。”
打仗,江晓是专业的。
战争比的就是耗,两个国家耗人力、耗物力、耗财力,谁死得更慢一些谁就赢了。
正面对刚,那是傻子的做法,既然能阴死你,那我干嘛还要和你正面刚?
当然,江晓的这个方法也有一个弊端,那就是必须先下手。
毕竟那两千里的边境线不只是对南唐的,对后周也是如此,若是被南唐抢先下手,后周同样也招架不住。
“儿子!在干嘛呢?”就在这时,赵弘殷跨着大步走了进来。
“爹,我们在商量事呢,就是陛下的那个平边策……”赵匡胤急忙起身。
“哦,那个啊……”赵弘殷笑了笑,然后扭头看了眼江晓,乐呵呵地笑着对赵匡胤说道:“儿子,我这段时间仔细想了一件事,就是关于你妹妹的。”
一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