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淡淡一笑,径直走到一个空置的椅子上坐下,毫不客气地动起了筷子。
她淡然的表情,就仿佛之前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似的。
冯延鲁有些惊讶地看着江晓的举动,扭头看向笑吟吟的赵匡胤,“官家,不知这位是……”
“上官晓,朕的朋友。”赵匡胤继续笑吟吟地回道。
“原来是上官大人……”冯延鲁点了下头,急忙对江晓行了个礼,但心里不禁有点犯嘀咕。
奇怪啊,他在来之前就已经调查过了,无论是后周的老臣,还是大宋的新臣,好像都没有一个叫上官的啊……
并没有理会冯延鲁的疑惑,赵匡胤忽然话锋一转,板着脸责问道:“冯尚书,朕想知道,你们的国主为什么和我的叛臣暗中勾结呢?”
赵匡胤指的,是李重进起兵时曾经写信向南唐求援的事。
冯延鲁虽然被赵匡胤的忽然责备打了个措手不及,但早有准备的他迅速调整过来,不慌不忙道:“官家有所不知,其实国主还参与了这其中的谋划。”
“哦?这是何意?”赵匡胤虽然知道冯延鲁是在瞎掰,但仍然有些好奇。
“李重进派来的使者就住在臣的家中,国主曾经派人来告诉他,大丈夫因为不得志而谋反的历朝历代都有,但这谋反也要讲个时机。
当初官家刚刚建立大宋,根基不稳,北方又有李筠造反,他不趁机起兵,等到李筠败亡之后,凭着这扬州的几千残兵便想和大宋对抗,岂不是自寻死路?
所以,就算我们国主有粮食军队也丝毫不敢资助,结果也正如国主所料,李重进因为没有外援而败于大宋。”
冯延鲁不失时机地拍了下赵匡胤的马屁,同时又将李重进败亡的原因归咎到没有南唐的援军,在抬高大宋的同时,也没有刻意贬低南唐。
这种语言上的小把戏,自然瞒不过赵匡胤的眼睛,但他还想再玩玩。
“可朕的将士都劝朕乘胜渡江南下,不知冯尚书你认为如何?”
冯延鲁当即站起身,恭敬地回道:“官家英明神武,我南唐不过区区小国,自然无法抵挡陛下的大军,但即使如此,国主身旁也有着数万精兵,他们随时愿意为我南唐赴死。
若陛下愿意舍弃数万将士与之血战,那或许也能成功……”
“何须数万?”江晓忽然出声,头也不抬地说道:“当初官家两千兵马便可纵横淮南,可见你南唐将士也不过尔尔。”
“你……”
不等冯延鲁回话,江晓忽然起身,对着赵匡胤拜道:“臣不才,对军伍之事略知一二,当初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