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要将此人劝降。
这份劝降信很快就被送到了内城,刘继业手捧诏书,仰天长叹,脱下早已沾满血污的铠甲,对着宫城叩首一拜,出城投降。
在太原城外,刘继业被送到了赵光义所在的军营里。
指挥营帐内,赵光义端坐上位,魏王赵光……赵廷美,主帅张永德,甚至之后陆续赶来的曹彬、潘美等人全都在这。
四十多岁的刘继业被绳子绑缚着押上前,他的神情有些憔悴萎靡,但腰板却站得异常挺直。
“跪下!”押送他的两个士兵喝骂一声,抬腿就要踢向刘继业的膝盖。“住手。”赵光义出声制止,起身向刘继业走去。
“哥……”赵廷美抬手拦住赵光义,担忧地看了刘继业一眼,“此人异常勇猛,别靠近他。”
不止是他,营帐中的其他将领同样也担心地看着赵光义,其中意思不言而喻。
“无妨。”
赵光义给了众人一个安心的微笑,按下赵廷美的手,走到刘继业的身前,在他疑惑的目光中,伸手替他解下了身上的绳子。
“我听闻,刘将军以前并不是姓刘?”赵光义语气轻松,话语中不带丝毫的颤音。
“一介降将,官家何须如此?”刘继业没有回答,而是反问了赵光义一句。
他没想到,眼前这个“文弱书生”竟然有胆量亲自走到他面前,替他解开绳子。
我在太原城内和你们磕了这么多月,难道你就不怕我突然出手,将你置于死地?
赵光义笑了笑,双手负于身后,就站在刘继业身前两步的位置。
“刘将军乃是忠义之士,岂会做这种会被世人不耻的事?既是如此,朕又何须害怕?”
赵光义的话语间透露着一股强大的自信,这股自信,让刘继业不禁有些震撼。
我一个降将,而且还是和你打了这么久的降将,才是第一次见面,你就能如此放心我?
说此时刘继业的内心没有一点触动,那是假的……
“刘将军,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赵光义微笑着唤回了有些走神的刘继业。
“回官家,臣以前确实不是姓刘,而是姓杨……”经此一番,刘继业的语气已经低软了很多。
他原本姓杨,名崇贵,刘继业这个名字,是在他的小军阀父亲依附北汉,将他送到北汉皇帝手中当质子后才改的。
准确的说,是在他的父亲叛逃后周以后改的。
为了笼络人心,当时的北汉皇帝刘崇将他认做养孙,让他跟自己孙子们的“继”字辈排行,取名刘继业。
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