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讯,表达了对宋军不厚道行为的痛恨和谴责,安慰了一下辽军士兵们受伤的小心灵。
随后,立马将跟在军中的耶律贤的长子耶律隆绪立为新的皇帝,然后宣布撤军,开始了这段艰难的“回乡路”。
撤军后不久,三支宋朝的军队就紧紧跟在了他们身后,距离不近不远,刚好踩在他们能承受的极限范围边缘,属于那种只要一个疏忽,就会被冲上来打一顿的距离。
更重要的是这三个人他们都认识,都是老对手了,全都是靠打辽军出名的,宋朝的皇帝故意派他们仨过来,其中意味已经很明显了。
三支部队,加起来大约七八万人,互相保持着可以迅速支援对方的距离,从辽军后面的三个方向,基本上是踩着尾巴地紧紧跟着。
辽军加快速度,他们也加快辽军放缓速度,他们也放缓,辽军原地休息,他们也休息……总之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始终保持着那个危险的距离跟在后面,就像是三只蓄势待发的狼一样。
重点是辽军也不太好解决他们,派的人去少了那就是送人头,如果说多派一些去的话那也别撤军了,对面加起来有七八万人呢,直接原地打一场得了。
当然,那样可能更危险。
在这个敏感的时候,在这种无形的重压下,还没等撤出宋朝境内,辽军的后军就被压得连气都快喘不过来了,士兵躁动不安,这是崩溃的前兆,如果宋军趁此时发动突袭,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没办法,最后萧皇……太后只能将耶律休哥所部调到后军,专门负责掩护大军后撤。
带着萧太后特别调给他的五万人,耶律休哥直接拦在了李继隆三人的前面,在他的背后,辽军主力忽然加速前进,似乎是要趁机迅速离开宋境。
而李继隆三人也并没有去和耶律休哥死磕,他们就像之前对付辽军主力那样,同样保持着一个危险的距离,同时停在了耶律休哥的前面。
耶律休哥没动,李继隆三人同样不动。
双方就这么一直僵持了两天的时间,直到他们各自的探子在那一天,同时带给了他们一个相同的消息。
辽军主力已经离开宋境。
很好,耶律休哥的目的达到了。
很好,李继隆要等的消息终于到了。
耶律休哥拔腿就跑,李继隆三人同时出动,全速进行,孟玄喆所部丢弃一切轴重,精兵突进迅速追上耶律休哥所部,死死地咬住了他的后军。
李继隆和尹继伦分别拐了个弯从两侧前进,绕过耶律休哥,直奔宋辽边境。
在那里,萧太后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