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仍然一个人都没有,公主的身形被灯光拉成一个巨大的黑影,随着每一呼吸,影子似乎都在簌簌的动。整个大厅都显得古怪而阴沉,似乎在暗中潜伏着什么未知的恐怖事物,令人不由自主的就要屏住呼吸、握紧拳头,把一颗心儿提到嗓子眼里。没有一点安全感。
空气中有种淡淡的香烛味道,公主按了按短剑,迈步走向那扇包装精美的门。她的手刚放上去,那门便无风自开,眼前光线刺目,公主下意识的侧头举手遮眼,忽然有一个黄乎乎的东西迎面向公主扑来,她蓦地后退一步,短剑往上一撩,声如裂帛,定睛看去,一幅黄色的布幔被斩落在地。
目光所及,从顶到地垂着无数幅黄色的厚重幔帐,其中一幅只剩下半片,不知道什么原因它会突然飞起来扑人,但可以肯定。开门带出的风绝对吹不起这么厚的帐子。而且就算带起来,也绝不会只吹起一片。
站在门口,看不清帐子后面是什么,公主左手捏了个法诀,然后食指在自己印堂迅速点了几下,为自己暂时开了天眼,目中所见立刻不同:每一幅黄色的厚幔上。都以朱笔写着一串字,似符非符,似图非图,字体幼稚,形如蛛爬,说不认识吧,又有三分面熟,说认识吧,又潦草古怪。
公主辨认半天,不禁大摇其头,如果她没有看错的话,这些朱字应该写的是茅山散魂符。只是写字之人似乎不太会用毛笔,字迹七扭八歪。笔力虚弱,还夹杂了许多奇怪的字符。搞成了四不象。
(散魂术、驱魂术、显灵术等都是茅山弟子必练的基础功夫,流传甚广,在应用之时。还配有咒语。如散魂术相应的是“茅山五鬼散魂咒”,据说咒语为:“天灵灵,地灵灵,弟子xxx拜请东方五鬼到坛前,南方五鬼到坛前,北方五鬼到坛前,西方五鬼到坛前,本境五鬼一齐到坛前,拜请**童子摄魄童郎,散魂五鬼随吾旨令。急急出门,收斩某某地方某某人三魂七魄。擒魂捉魄令其不得长生,魂飞魄散不留情,吾奉茅山祖师敕令”云云。一般大家在鬼片里,看到道士捉鬼时总是念念有词。那不是在耍酷,而是真正的茅山咒语,只不过是普通级的而已。至于茅山符咒的具体用法,此处不做详述。)
发现茅山散魂符。公主更加确定自己是找对地方了,一边猜测着这散魂符是不是那个“师傅”所下,一边用剑拨开层层幔帐,小心翼翼的走了过去。在幔帐包围之中,有一座祭坛。祭坛正中是一座半身雕像,双面四臂,正面是一个年轻女子像,长相如何且不说,上半身**,胸部高耸,公主脑筋很封建,十分看不惯,顺手又斩下一